[实用新型]一种飞轮储能器的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9864.1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9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圣九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0 | 分类号: | H02J3/30;H02K9/19;H02K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轮 储能器 散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轮储能器的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飞轮储能依靠旋转的飞轮转子惯性把电能转换为动能储存起来,在停电的情况下实现不间断电源供给。飞轮长期高速旋转时,转子的发热量较大,在大电流集中放电的情况下,定子发热量较大,如果热量不能够及时散出,过高的温度就会对定子和转子产生损害,导致整个机器损坏。同时飞轮储能器作为一种高速旋转的机械装置,轴承系统是其关键部件,轴承的润滑和散热效果的好坏也是整个系统能否可靠运行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轮储能器的散热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轮储能器的散热系统,包括飞轮体、电机体、轴承、上轴承座、下轴承座、真空泵、阀门、上油箱、下油箱、上油管、下油管、温度计、连接杆、风扇机构、散热体、制冷机、交换箱,所述上轴承座内侧与轴承外侧连接,下轴承座内侧与轴承外侧连接,轴承内侧与散热体连接,轴承一边与飞轮体内侧连接,轴承另一边与电机体内侧连接,轴承一端与上油箱连接,轴承另一端与下油箱连接,上油箱侧面与上油管一端连
接,下油箱侧面与下油管一端连接,上油管另一端与交换箱一侧侧面连接,下油管另一端与交换箱另一侧侧面连接,交换箱一端通过管路与制冷机连接,所述上油管和下油管上均设有温度计,飞轮体和电机体所在的本体侧面通过管线与真空泵连接,本体和真空泵之间的管线上设有阀门,本体两端端面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风扇机构连接,风扇机构包括风扇电机和风扇扇片。
优选的,所述散热体采用铝合金、黄铜或者青铜材料制作而成,散热体与轴承之间接触面涂上一层导热硅脂,使发出的热量更有效地传导到散热体上,再经散热体散发到上油箱和下油箱中去。
优选的,所述轴承与上油箱之间设有转轴圈,轴承与下油箱之间也设有转轴圈,转轴圈与上油箱和下油箱之间以及转轴圈与轴承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飞轮储能器的散热系统轴承内设有散热体,散热体将热量传到上油箱和下油箱中,散热效率高;上油箱和下油箱内放入机油,机油起到润滑轴承的作用,减小摩擦阻力;设置的风扇机构可以进一步为轴承降温,散热比较快;通过温度计可以更方便观察油箱内的温度,随时通过制冷机进行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飞轮体,2-电机体,3-真空泵,4-阀门,5-上油箱,6-下油箱,7-轴承,8-上油管,9-下油管,10-制冷机,11-上轴承座,12-下轴承座,13-连接杆,14-风扇机构,15-温度计,16-交换箱,17-散热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飞轮储能器的散热系统,包括飞轮体1、电机体2、轴承7、上轴承座11、下轴承座12、真空泵3、阀门4、上油箱5、下油箱6、上油管8、下油管9、温度计15、连接杆13、风扇机构14、散热体17、制冷机10、交换箱16,所述上轴承座11内侧与轴承7外侧连接,下轴承座12内侧与轴承7外侧连接,轴承7内侧与散热体17连接,轴承7一边与飞轮体1内侧连接,轴承7另一边与电机体2内侧连接,轴承7一端与上油箱5连接,轴承7另一端与下油箱6连接,上油箱5侧面与上油管8一端连接,下油箱6侧面与下油管9一端连接,上油管8另一端与交换箱16一侧侧面连接,下油管9另一端与交换箱16另一侧侧面连接,交换箱16一端通过管路与制冷机10连接,所述上油管8和下油管9上均设有温度计15,飞轮体1和电机体2所在的本体侧面通过管线与真空泵3连接,本体和真空泵3之间的管线上设有阀门4,本体两端端面上设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一端与风扇机构14连接,风扇机构14包括风扇电机和风扇扇片,散热体17采用铝合金、黄铜或者青铜材料制作而成,散热体17与轴承7之间接触面涂上一层导热硅脂,使发出的热量更有效地传导到散热体17上,再经散热体17散发到上油箱5和下油箱6中去,轴承7与上油箱5之间设有转轴圈,轴承7与下油箱6之间也设有转轴圈,转轴圈与上油箱5和下油箱6之间以及转轴圈与轴承7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圣九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圣九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9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容补偿柜
- 下一篇:船舶直流组网电力推进系统的陆上联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