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头距离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8982.0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5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道明;王亚齐;李修艳;温思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寿光万龙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18 | 分类号: | B23B47/18;B23B4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张迎召 |
地址: | 262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头 距离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头距离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电钻是一种利用电做动力的钻孔机具,主要分为手电钻、冲击钻和锤钻,而手电钻是生活中人们常用到的一种钻孔机具,平常中用到的手电钻主要是针对预钻孔位置无遮挡物的地方进行钻孔,当遇到遮挡物时,手电钻的长度会影响钻孔,需要加工钻头躲避孔,浪费时间和物力,同时对于不同深度的孔洞加工,需要单个加工,在单个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钻头进行调整和更换使用,浪费时间的同时浪费财力。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头距离调节装置,其可以调节钻头与电机之间的距离,同时能够控制钻头钻孔的深度,便于打钻不同深度的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钻头距离调节装置,所述钻头距离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旋转轴、旋转齿轮和推送装置,所述旋转轴旋转位于壳体内部,所述旋转齿轮固定连接在旋转轴上,所述推送装置位于旋转轴底部,且固定连接在壳体上,所述旋转齿轮与壳体之间有可移动的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钻头距离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和第三调节装置,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旋转齿轮包括第一旋转齿轮、第二旋转齿轮和第三旋转齿轮,所述旋转轴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所述推送装置包括第一推送装置、第二推送装置和第三推送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钻头距离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分别卡扣连接,且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连接第二壳体处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壳体两侧分别设有与凹槽对应的凸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钻头距离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壳体凹槽处、第二壳体两侧凸槽处和第三壳体凹槽处分别设有折叠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钻头距离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第二旋转齿轮和第三旋转齿轮分别对应啮合,且第一旋转齿轮和第三旋转齿轮两侧安装有挡板,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宽度分别小于第一旋转齿轮和第三旋转齿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钻头距离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推送装置、第二推送装置和第三推送装置分别安装有第一控制按钮、第二控制按钮和第三控制按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钻头距离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上安装有钻头夹,所述钻头夹上安装有旋转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钻头距离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推送装置、第二推送装置和第三推送装置为小型油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钻头距离调节装置,所述折叠板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凹槽处、第二壳体两侧凸槽处和第三壳体凹槽处,另一端安装有挂钩。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钻头距离调节装置,所述钻头距离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旋转轴、旋转齿轮和推送装置,所述旋转轴旋转位于壳体内部,所述旋转齿轮固定连接在旋转轴上,旋转轴的旋转带动旋转齿轮,从而带动与之相啮合的旋转齿轮旋转,所述推送装置位于旋转轴底部,且固定连接在壳体上,通过推送装置对旋转轴进行推送,带动位于旋转轴一端的钻头运行,从而实现各个钻头加工孔洞的深度不同,便于工作人员对加工孔洞深度进行调节,所述旋转齿轮与壳体之间有可移动的间隙,便于旋转轴能够在壳体内移动,从而实现钻头的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打孔遇到格挡物时,可以利用调节装置对钻头与电机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在格挡物和预打孔的位置之间进行打孔,同时可以调节打孔深度,便于实现不同深度孔洞的打孔,针对不同深度孔洞的打钻,节省了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钻头,2-第一调节装置,3-第二调节装置,4-第三调节装置,5-卡扣,6-电机,7-钻头夹,8-挡板,201-第一旋转轴,202-第一推送装置,203-第一旋转齿轮,204-第一壳体,301-第二旋转轴,302-第二推送装置,303-第二旋转齿轮,304-第二壳体,401-第三旋转轴,402-第三推送装置,403-第三旋转齿轮,404-第三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寿光万龙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寿光万龙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89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