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两相晶闸管控制三相电机的软起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8613.1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4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门长青;张宁;杨文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1/02 | 分类号: | H02P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710304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两相 晶闸管 控制 三相 电机 起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软起动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使用两相晶闸管控制三相电机的软起动器。
背景技术
软起动器一般用于较大电机的启动,而这种软起动器适合于各种大多数负载场合。目前传统的软起为了适合多种负载场合,厂家一般会将余量放的比较大。但是有些场合的负载比较轻,如果依然使用这种软起,那么势必导致用户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两相晶闸管控制三相电机的软起动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紧凑、安全紧凑、安装方便和价格优惠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两相晶闸管控制三相电机的软起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壳和下壳组成,上壳内部固定有电路板,上壳上端外部设置有面膜;下壳的内部固定有电流互感器和功率单元和变压器;所述的功率单元包括散热器和2只晶闸管,所述的晶闸管与变压器均匀通过螺钉并排固定在散热器上;所述的2只晶闸管两端均设置有铜排,一只晶闸管一端的铜排与负载电机的A相电连接,另一端的铜排与主电源的A相电连接;另一只晶闸管一端的铜排与负载电机的C相电连接,另一端的铜排与主电源的C相电连接;剩下的B相负载电机直接通过另一个铜排与剩下的B相主电源电连接。
所述的功率单元固定在下壳的底板上;所述电流互感器固定在功率单元的一侧。
所述的电流互感器为两个,与主电源A相和C相连接的铜排各自穿过一个电流互感器,用扎带线固定在铜排上。
所述的电路板由主控板和显示板组成;显示板通过面膜排线连接面膜上的按键;主控板通过排线与显示板电连接;主控板通过导线与电流互感器和晶闸管分别电连接,变压器通过导线与主控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相晶闸管控制三相电机,中间一相用铜排连通。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减少一只晶闸管的使用,大大较少了成本。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软起的体积大大减小,便于运输、安装、维护。
下面通过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晶闸管的工作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常规控制下的波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控制下的波形图;
图中,图中,1、上壳;2、下壳;3-1、主控板;3-2、显示板;4、面膜; 5、电流互感器;6、功率单元;7、变压器;8、底板;9、散热器;10、晶闸管;11、铜排;12、断路器;13、负载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使用两相晶闸管控制三相电机的软起动器,包括有上壳1和下壳2组成,上壳1内部固定有电路板,上壳1上端外部设置有面膜4;下壳2的内部固定有电流互感器5和功率单元6和变压器7;所述的功率单元6包括散热器 9和2只晶闸管10,所述的晶闸管10与变压器7均匀通过螺钉并排固定在散热器9上;所述的2只晶闸管10两端均设置有铜排11,一只晶闸管10一端的铜排11与负载电机13的A相电连接,另一端的铜排11与主电源的A相电连接;另一只晶闸管10一端的铜排11与负载电机13的C相电连接,另一端的铜排11与主电源的C相电连接;剩下的B相负载电机13直接通过另一个铜排11与剩下的B相主电源电连接。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使用两相晶闸管控制三相电机的软起动器,包括有上壳1和下壳2组成,上壳1内部固定有电路板,上壳1上端外部设置有面膜4;下壳2的内部固定有电流互感器5和功率单元6和变压器7。
所述的电路板由主控板3-1和显示板3-2组成;显示板3-2通过面膜排线连接面膜上的按键;主控板3-1通过排线与显示板3-2电连接;主控板3-1 通过导线与电流互感器5和晶闸管10分别电连接,变压器7通过导线与主控板3-1电连接。变压器为主控板供电。
所述的功率单元6固定在下壳2的底板8上;电流互感器5固定在功率单元6的一侧。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功率单元6包括散热器9和2只晶闸管10,所述的晶闸管10与变压器7均匀通过螺钉并排固定在散热器9上;所述的2 只晶闸管10两端均设置有铜排11,一只晶闸管10一端的铜排11与负载电机 13的A相电连接,另一端的铜排11与主电源的A相电连接;另一只晶闸管10一端的铜排11与负载电机13的C相电连接,另一端的铜排11与主电源的 C相电连接;剩下的B相负载电机13直接通过另一个铜排11与剩下的B相主电源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86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轮型榨汁去皮机
- 下一篇:一种红枣去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