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密封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8045.5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2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吉跃华;袁伟宏;杜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成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汤磊 |
地址: | 212132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动力电池 密封性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密封性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密封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外包装为铝壳,装配工序结束时,需要将电池盖和电池壳的边缘进行激光焊接,以密封电池边缘。若密封性好,则整个电池内部只有注液孔处与外界相通。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周边焊接后,需要对焊接效果进行检验,确保焊接后电池内部密封性良好,现有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密封性检测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检测仪器接出的气管与注液孔紧密接触,确保接触位置不漏气,气管通过注液孔向电池内吹气,吹进一定量气体后保压一段时间,检测是否还能持续充入气体,若充入气体量大于给定标准,则说明电池密封性不好即焊接效果不好。
二、检测仪器接出的气管与注液孔紧密接触,确保接触位置不漏气,气管通过注液孔对电池内部抽真空,抽出一定量气体后保压一段时间,检测是否还能持续抽出气体,若抽出气体量大于给定标准,则说明电池密封性不好即焊接效果不好。
利用这两种方法检测电池密封性时,无论是向电池内部充气,还是对电池内部抽真空,都会影响每支被检测电池内部,吹气时容易将气管内的杂质吹到电池内部,抽真空时,容易将电池内部粉料抽出。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密封性检测装置,进行电池密封性检测时不需要对电池内部充气或抽真空,不会对电池内部产生不利的影响。
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上模具、下模具、缓冲板、缓冲结构,所述上模具、所述下模具中对应开设有电池检测腔室,所述缓冲板通过所述缓冲结构与所述上模具连接,所述上模具顶部设有常压连通接头、密封管、平衡柱和真空连通接头,所述密封管上端还设有分接头,所述分接头与所述常压连通接头通过管路连通,电池装入所述下模具中,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密封盖合,电池的注液孔与所述密封管相对应,所述常压连通接头与大气连通,平衡柱使电池左右受力一致,防止电池上翘,电池与所述上模具、所述下模具之间形成一个密闭腔体,对密闭腔体进行抽真空,不会对电池内部产生不利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上还设有常压连通外接头、真空连通外接头,和所述常压连通外接头通过管路与所述常压连通接头连通,所述真空连通外接头通过管路与所述真空连通接头连通,在缓冲板上设置外接头,更便于通过管道连接抽真空装置。
优选的,所述电池检测腔室开设有至少两个,可以一次性同时测量多个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密封性,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具体的,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的盖合面设有密封垫,上模具盖合在下模具上时,使其接触面保持密封。
具体的,所述密封管下端包覆有密封圈,当密封管压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注液孔上时,密封圈位于密封管与电池注液孔之间,保证其密封连接,整个电池检测腔室中,只有注液孔与大气密封连接。
具体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紧固螺栓和缓冲弹簧,缓冲弹簧设于缓冲板和上模具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缓冲板上。
具体的,还包括带动所述缓冲板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连接法兰、固定套环、气缸连接件、导柱、导套、支架,所述连接法兰、所述固定套环、所述气缸连接件从下往上依次设于所述缓冲板上,所述气缸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气缸连接件连接,所述导柱套于所述导套内,所述导柱上端与所述支架连接,下端与所述缓冲板连接,导柱限位缓冲板的位置,保证气缸驱动缓冲板带动上模具平稳地上下运动。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密封性良好的电池在检测过程中,只对电池外部和电池检测腔室之间的密闭腔室进行抽真空,电池内部不会受到抽真空的任何影响,所有合格电池内部不会因为进行密封性检测而引入杂质或抽出粉料,确保了电池的安全性和一致性,而且该装置可以同时对多个电池进行密封性检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地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明显地提高了电池密封性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3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成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成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80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