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接头的测温装置及电缆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7277.9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8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龙;王建新;张淑琴;刘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芳远新合电气有限公司;张玉龙 |
主分类号: | G01K11/26 | 分类号: | G01K11/26;H01R1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065300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县潮***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接头 测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中电缆接头测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无源接触是对电力设备电缆接头内部导体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的测温装置及包括该测温装置的电缆接头。
背景技术
我国电力系统的配电行业的安全事故大多是由柜中连接点发热引起的,因此,想规避和降低事故的发生,主要是要预先知道接点的温度变化及温度值,然而,现有的测温方式,无论是有源有线的非接触式还是无源有线的接触式都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诸如受周边环境及电磁场干扰、体积过大、易损易折、安装复杂维护困难、不耐高温绝缘性能差、高温下容易产生误报警、温度值与实际温度值相差比较大,更换电池、寿命短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缆接头的测温装置及电缆接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缆接头的测温装置,包括后堵盖和测温传感装置,所述后堵盖的一端埋设有金属嵌件,所述电缆接头的接线端子与所述金属嵌件固定相连,所述测温传感装置压接在所述接线端子和所述金属嵌件之间;
所述测温传感装置为SAW温度传感器或射频识别传感器或靠电场能取电的射频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测温传感装置直接与电缆接头内部发热点接触,能真实有效的反应电缆接头内部电缆连接点的温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金属嵌件呈一端封堵的筒状结构且沿所述后堵盖的轴向布置,所述金属嵌件的敞口端与外部连通,所述金属嵌件的内侧壁上设有螺纹结构,所述金属嵌件内旋接有双头螺栓;所述接线端子固定在所述双头螺栓上,所述双头螺栓上旋接有螺母,所述测温传感装置压接在所述双头螺栓的螺母和所述金属嵌件之间。
进一步,所述后堵盖一端封堵的筒状结构,所述金属嵌件插接固定在所述后堵盖的敞口端,所述后堵盖敞口端的内环侧设有一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与所述金属嵌件的端部平齐;所述测温传感装置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接在所述双头螺栓上且其一端压接在所述环形台阶和所述金属嵌件上,其另一端与所述后堵盖的敞口端平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测温传感装置压接在所述环形台阶和金属嵌件上,使整体的固定更加牢固;将测温传感装置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与双头螺母连为一体,没有增加现场施工的难度,而且更容易安装锁紧。
进一步,所述后堵盖的外壁上靠近另一端的位置设有一圈周向布置的外沿。
进一步,所述后堵盖呈一端封堵的筒状结构,所述金属嵌件插接固定在所述后堵盖的敞口端,所述后堵盖敞口端的内环侧设有第一环形台阶,所述金属嵌件高出所述第一环形台阶一部分且该部分的外环侧设有第二环形台阶,所述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平齐,所述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形成一环形槽,所述测温传感装置设置在所述环形槽中;所述测温传感装置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接在所述金属嵌件高出所述第一环形台阶的一部分的外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测温传感装置套接在金属嵌件上,使得温度传递更直接快速;将测温传感装置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与金属嵌件连为一体,没有增加现场施工的难度,而且更容易安装锁紧。
进一步,所述测温传感装置的外环侧与所述后堵盖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后堵盖呈一端封堵的筒状结构,所述金属嵌件插接固定在所述后堵盖的敞口端且与该敞口端平齐;所述测温传感装置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接在所述双头螺栓上且压接在所述后堵盖的敞口端。
一种电缆接头,包括一端封堵的套管、接线端子和如上所述的测温装置,所述接线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电缆相连,其另一端从所述套管的侧壁插入套管内部且与所述金属嵌件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套管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后堵盖设有所述金属嵌件的一端从所述套管的敞口端插入所述套管内。
进一步,还包括后护帽,所述后护帽套接在所述套管的敞口端且将该敞口端包覆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后堵盖实施方式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施例的后堵盖实施方式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施例的后堵盖实施方式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施例的后堵盖实施方式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施例的后堵盖实施方式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施例的后堵盖实施方式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芳远新合电气有限公司;张玉龙,未经廊坊芳远新合电气有限公司;张玉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7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