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锐器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7207.3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7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伯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锐器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锐器盒。
背景技术
在医院治疗过程中,每天都会用到很多注射器针头和输液器针头等锐器,这些锐器使用过后会携带很多病菌,为了防止这些锐器对医护人员造成意外穿刺和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在使用完后会立刻将这些锐器进行处理。目前,医护人员常用钳子对锐器进行处理,但是这种处理方法费时费力,并且容易造成意外穿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锐器盒,解决了处理锐器费时费力且容易造成意外穿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和顶盖通过多条复位弹簧相连,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圆筒设于第二圆筒内,所述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之间留设有间隙,所述顶盖上设有与所述间隙适配的第三圆筒,所述第三圆筒的下端面设有切割刀刃,所述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的侧壁上设有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圆筒内填充有泡沫软胶。
进一步,所述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分布在整个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的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直径为0.4mm-1mm。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圆筒的对应的取料口,所述取料口的大小与第一圆筒的内腔的横截面相同。
进一步,所述泡沫软胶上包设有袋体。
进一步,所述袋体上设有拉取带,所述拉取带从取料口支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锐器盒对锐器进行处理时:首先将使用过的注射器和输液器的针头插入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的侧壁上的通孔,针尖刺入第一圆筒内的泡沫软胶内,然后摁下顶盖,复位弹簧受压收缩,顶盖向下移动,设于顶盖上的第三圆筒也向下移动,直到第三圆筒上的切割刀刃将针头切断,然后松开顶盖,顶盖和顶盖上的第三圆筒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复到最初的位置,进而可以进行下一次切割。从而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锐器盒处理锐器十分方便,省时省力;且在处理锐器时,针头插入第一圆筒内的泡沫软胶内,在切断针头后,针头也会留在泡沫软胶内,不容易掉出,不容易对医护人员造成意外穿刺,使用起来十分安全。
2、所述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分布在整个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的侧壁上。在切割锐器时,每个通孔都能插入针头,不用费时寻找入口,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省时省力。
3、所述通孔的直径为0.4mm-1mm。注射器针头的规格为0.45mm-9mm,通孔直径为0.4mm-1mm能满足需求,又不会太大。
4、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圆筒的对应的取料口,所述取料口的大小与第一圆筒的内腔的横截面相同。在泡沫软胶内插满针尖后,可以通过取料口将泡沫软胶取出,将插在泡沫软胶内的针尖进行集中处理。
5、所述泡沫软胶上包设有袋体,所述袋体上设有拉取带,所述拉取带从取料口支出。拉住拉取带就能将袋体和袋体内的泡沫软胶一同从取料口取出,取出泡沫软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1、底座;2、顶盖;3、复位弹簧;4、第一圆筒;5、第二圆筒;6、间隙;7、第三圆筒;8、切割刀刃;9、通孔;10、泡沫软胶;11、取料口;12、袋体;13、拉取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和顶盖2,底座1和顶盖2通过多条复位弹簧3相连,底座1上设有第一圆筒4和第二圆筒5,第一圆筒4和第二圆筒5同轴设置,第一圆筒4设于第二圆筒5内,第一圆筒4和第二圆筒5之间留设有间隙6,顶盖2上设有与间隙6适配的第三圆筒7,第三圆筒7的下端面设有切割刀刃8,第一圆筒4和第二圆筒5的侧壁上设有对应的通孔9,第一圆筒4内填充有泡沫软胶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7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瞌睡装置和智能手表
- 下一篇:便携式气体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