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控制开模顺序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6652.8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4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卫岗;赖盛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精卫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B29C45/38;B29C45/3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8 | 代理人: | 汤云武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控制 顺序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尤其是一种能够控制开模顺序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附图1和附图2所示是一种结构较为复杂的零件,其包括一个主体1a,主体1a顶端连接一个弯折部2a,主体1a的中间设有一通孔11a,主体1a的下端设有下凹槽12a,弯折部2a的中间设有凹孔21a,弯折部2a上端设有上凹槽22a。这种零件在设计注塑模具时需要较多的镶针、滑块、斜顶、镶件等,活动部件多,模具各构件的分离顺序要求较为复杂,开模难度大,容易造成开模顺序混乱,影响注塑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而传统的注塑模具的开模主要由注塑机带动控制,开模顺序较为简单,难于生产如附图1所示较为复杂的塑胶零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控制开模顺序的注塑模具,其能按设定顺序控制模具各构件分离,确保在活动部件较多情况下能可靠开模,以能够注塑结构较为复杂的塑胶零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控制开模顺序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后模,前模包括通过多根第一导柱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前模安装板、脱料板和前模框;后模包括后模安装板,后模安装板固连一后模座,后模座远离后模安装板一侧通过多根第二导柱依次连接分型板和后模框;前模框内设有前模板,后模框内设有后模板,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对应设有塑胶零件的成型型腔,前模安装板外侧面设有注胶口,注胶口通过注胶流道连通所述成型型腔;
前模安装板、脱料板和前模框之间穿设有至少一根两端带有限位头部的限位柱,限位柱固连脱料板,前模安装板上设有第一阶梯孔与限位柱一端限位头部相配合以限制前模安装板与脱料板的分开距离,前模框设有第二阶梯孔与限位柱另一端限位头部相配合以限制前模框与脱料板的分开距离;
后模座与分型板之间设有至少一套第一模扣,后模座、分型板与后模框之间设有至少一套第二模扣,后模座、后模框和前模框之间设有至少一套第三模扣;
开模时,注塑机带动前模安装板和后模安装板分离使得脱料板与前模安装板和前模框相互分离到位后触发第一模扣解除锁定,第一模扣解除锁定使得后模座与分型板能够分离,后模座与分型板分离到位后解除第二模扣的锁定,使得分型板能与后模框相分离,第三模扣先限定后模框和前模框分离一段设定距离,然后随着注塑机带动前模安装板和后模安装板继续分离第三模扣完全解除锁定使得前模与后模能够完全脱开。
优选所述第一模扣包括固连在分型板侧面的第一限位钩、固设在后模座侧面的第一座体,第一座体上装有至少一个电磁线圈,第一限位钩的钩端插入第一座体,电磁线圈中心装有第一压簧和第一限位销,电磁线圈断电时第一压簧带动第一限位销卡住第一限位钩,电磁线圈通电时驱动第一限位销克服第一压簧弹力移位并脱离第一限位钩。
优选所述第二模扣包括固设在分型板一侧的第二座体、固连在后模座侧面上的第一驱动杆和固连在后模框侧面上第二限位钩,第二座体内装有一U形限位件,U形限位件与第二座体之间设有第二压簧,第一驱动杆一端插入第二座体与U形限位件相配合,第二限位钩的钩端穿过U形限位件并钩在U形限位件上,所述后模座与分型板分离到位后,第一驱动杆一端驱动U形限位件克服第二压簧弹力移位,使得第二限位钩的钩端能够脱离U形限位件。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杆一端设有第一驱动斜面,所述U形限位件一侧设有配合斜面,配合斜面与第一驱动斜面相配合。以方便所述第一驱动杆驱动U形限位件移位。
优选所述第三模扣包括第二驱动杆和第三限位钩,第二驱动杆固连后模座,第三限位钩的一端枢接在前模框侧面、另一端设有钩部,后模框侧面固定一限位块,限位块与第三限位钩的钩部相配合以限定后模框和前模框分离一段设定距离,第三限位钩的钩部侧面设有一销轴,第二驱动杆设有第二驱动斜面,随着注塑机带动前模安装板和后模安装板的分离所述第二驱动斜面驱动销轴并带动第三限位钩转动,使得第三限位钩的钩部能够脱离所述限位块。
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模框侧面固设有第三座体,第三限位钩的一端枢接在第三座体上,第三限位钩的一端与第三座体之间还设有第三压簧,第三压簧能够驱动第三限位钩转动后的复位。
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模座通过两个方形连接块固连后模安装板,两个方形连接块及后模座和后模安装板围成空间里装有顶针机构,顶针机构包括顶针板和多根顶针,每根顶针一端固连在顶针板上、另一端穿过后模座和分型板处于所述成型型腔边缘处。通过顶针机构可把注塑完成的塑胶零件顶离模具,实现自动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精卫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精卫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66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灯罩成型模具的导柱
- 下一篇:一种IML注塑模具的基材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