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流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65265.2 | 申请日: | 2016-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7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 发明(设计)人: | 方易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流体计量表,流体的进入表内方式分为两种:
一种是平行于表的管体直接进入管体的流体计量流道,此种方法最大的问题是:流体的形态不稳定,整流难度大;
针对这个问题,改进的方法是垂直于表的管体流道进入管体的流体计量流道。然而,垂直于表的管体流道进入管体的流体计量流道又存在当流体流到直角拐角处,直接撞到管体盖面上,部分流体被反射回来,形成涡流,严重扰乱流体流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流道结构,其对流体进入通道与流体计量通道的连接处进行了改进以保持真实流体流态,防止流体反射而对自身形成干扰,有利于整流器对流体流态的调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体流道结构,该流体流道结构包括:流体进入通道、流体流出通道、以及将流体进入通道与流体流出通道连通且设置有流体流量计量组件的流体计量通道,其中,流体进入通道和流体计量通道之间通过平滑延伸的第一过渡段相互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过渡段的内壁构造成连接流体进入通道和流体计量通道的弧形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过渡段的内壁构造成连接流体进入通道和流体计量通道的圆弧形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构成圆弧形壁的圆弧形的半径等于流体进入通道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过渡段的内壁包括至少一个倾斜壁段,并且每个倾斜壁段的内壁与流体进入通道的轴线(51)和流体计量通道的轴线的夹角均小于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过渡段的内壁包括多个倾斜壁段,并且相邻倾斜壁段之间的夹角均大于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流体流出通道和流体计量通道之间通过平滑延伸的第二过渡段相互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流体流量计量组件包括:设置在流体计量通道中的至少一个整流器;以及计量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流体计量通道外部还设置有与计量传感器通信互连的计量电控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流体进入通道、流体流出通道以及流体计量通道由管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流体流道对流体进入通道与流体计量通道的连接处进行了改进,采用非直角结构连接,改进后的流体流道可以保持真实流体流态,防止流体反射,自身形成干扰,有利于整流器对流体流态的调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流体流道结构的示意图;以及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流体流道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各个实施例可以任意可能的方式相互组合或部分替换。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一种流体流道结构,其中,该流体流道结构针对的是流体垂直于表的管体流道进入管体的流体计量流道。该流体流道结构包括流体进入通道5、流体流出通道7、以及将流体进入通道5与流体流出通道7连通的流体计量通道3,其中,在流体计量通道3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流经该流体流道结构的流体的信息的流体流量计量组件。
需要注意的是,与现有技术中各管道之间直接垂直连接的方式有所不同,在实施例1中,由图1可见,流体进入通道5与流体计量通道3之间通过平滑延伸的第一过渡段9相互连接;也就是说,流体进入通道5与流体计量通道3并非直接连接,而是通过一段平滑延伸的过渡通道(即,第一过渡段9)彼此流体连通。其中,在该实施例中,术语“平滑延伸”可以理解成:第一过渡段9缓和且连续地延伸,并且不具有直角弯折段或锐角弯折段等较锐利的结构,从而消除或减弱流从流体进入通道5进入第一过渡段9的流体的反射。
在上述实施例1中,通过对流体进入通道5与流体计量通道3的连接方式进行改进,在二者之间采用非直角结构的平滑过渡通道连接,改进后的流体流道可以保持真实流体流态,防止流体反射,自身形成干扰,有利于整流器对流体流态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52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光学定位及硅胶针板的高精度测试载具
- 下一篇:多功能人体感应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