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字化疾病检测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4747.6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2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谢思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思梅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东省梅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化 疾病 检测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具体为一种多应用于人体可穿戴物品上,并用于人体疾病检测的数字化电子芯片。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医疗检测高科技高速发展,各种对人体检测仪器手段方法技术都非常齐全成熟,各种自动化仪器及多种方法有效结合,实现了检测自动化、信息化、集成化。但是很多人民都是在生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才去医院检查,宁愿花很多钱去治病,实际上可以在生病前多做初步自检预防。进行自己健康数据的初步检测,对疾病数据监测,起到疾病检测与预防的重大作用。
然而,进行疾病的初步自我检测需要特定的检测设备,而特定的检测设备又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一般的消费者根本无法简单摸清其原理与使用方法。而且,检测设备的使用往往需要特定的环境,消费者无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疾病的自我检测。因此,如果能发明一种简单、易懂、操作方便,能随时随地进行自我检测的设备,则必将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与使用,为广大全世界的人民的健康及防止疾病传播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人体可穿戴物品上,并用于人体疾病检测的数字化电子芯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数字化疾病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该芯片由芯片主体,以及集成在芯片主体上并相互数据连接的用以采集人体指定部位特征数据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以对采集到的指定部位特征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处理模块、储存有各种疾病在人体指定部位所体现出来的疾病特征数据的数据库模块、用以根据指定部位特征数据从而从数据库模块中选取配套疾病特征数据的数据对比模块、用以将指定部位特征数据与疾病特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疾病检测结果的疾病诊断模块、用以将得出的疾病检测结果发送给信号接收终端且能接收外部信号的信号发送与接收模块(相当于传感器)构成,且该芯片连接有一个作为信号接收终端并用以将所接收到的信号显示出来的数据显示器。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可与外部检测感应器连接,所述的检测感应器包括但不限于高清摄像头、测试纸、测试棒、探测器、光电检测器。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信号发送与接收模块连接有无线信号发射器或有线信号连线口。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数据显示器为安装在电脑或手机上的可操作APP软件程序。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数据显示器与芯片内部的信号发送与接收模块连接,其连接方式为无线信号连接或有线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芯片主体配套有纽扣式电池或外接电源接口。
工作原理:将芯片与外部的各种检测感应器连接,检测感应器即时采集人体指定部位的特征数据,经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将采集到的特征数据与数据库模块中所储存的疾病特征数据进行对比筛选,并通过疾病诊断模块进行诊断,或通过基站的医护人员进行诊断,从而得出身体的健康状况,最后将得出的健康状况通过信号发送与接收模块发送给接收终端,从而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各种疾病在人体不同部位所体现出来的特征数据并建立疾病特征数据库,并通过检测设备采集人体的即时特征数据再与数据库进行对比与分析,从而初步判断出人体的健康情况,其操作过程简单,使用方便,消费者能随时随地的检测自己或他人的健康情况,对各种疾病的检测与预防起到了重大作用,具有极广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图。
图中:1-芯片主体,2-数据采集模块,3-数据处理模块,4-数据库模块,5-数据对比模块,6-疾病诊断模块,7-信号发送与接收模块,8-数据显示器,9-检测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所示,一种数字化疾病检测芯片,由芯片主体1,以及集成在芯片主体上并相互数据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2、数据处理模块3、数据库模块4、数据对比模块5、疾病诊断模块6、信号发送与接收模块7构成,并配套有数据显示器8,芯片主体配套有纽扣式电池或外接电源接口,各部件的技术特征与功能作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思梅,未经谢思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47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粘度胶粘剂生产用降噪装置
- 下一篇:换卡雪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