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过过渡盘连接的胀套芯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3982.1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6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伟;康亢;刘天俊;陈德秀;段浩;贾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睿恒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40 | 分类号: | B23B3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6150 河南省安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过渡 连接 胀套芯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机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加工工件外圆的胀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套类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对于需加工工件外圆与已精加工过的内孔有同轴度要求,且除内孔以外无其他可装夹部位的工件,如使用通常用三爪撑紧的方法,会在撑紧时在已精加工过的工件内孔留下痕迹而破坏工件内孔质量,同时由于卡盘三爪与被加工工件接触长度较短,定位及夹紧不够可靠存在安全隐患。使用带有锥度胀套的芯轴不会将被加工工件夹坏且定位可靠装夹牢固操作也很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定位准确,工件无装夹痕迹,操作方便的通过过渡盘连接的胀套芯轴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过过渡盘连接的胀套芯轴装置,包括安装在机床主轴上的芯轴及套设在芯轴上的胀套,待加工工件通过胀套套设在芯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通过过渡盘连接在机床主轴上,且芯轴与过渡盘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短轴和定位孔。
进一步地,过渡盘与芯轴之间通过第一螺钉连接,所述的过渡盘与机床主轴通过第二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过渡盘上设置有与车床主轴前端的定位短锥锥度一致的定位锥孔,该定位锥孔大端直径小于主轴定位短锥的大端直径,且过渡盘上的定位孔与定位锥孔同轴。
进一步地,定位短轴和定位孔过渡配合。
进一步地,芯轴上设置有与定位短轴同轴的锥度体,且该锥度体的锥角为9°。
进一步地,锥度体与胀套内孔的锥度一致,且胀套的外圆直径小于待加工工件的内孔直径,胀套内锥孔的大端直径小于芯轴上锥度体的大端直径。
进一步地,胀套外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压紧胀套的压盖,且该压盖的外圆直径小于胀套的外圆直径,压盖内侧设置有一凹槽,该凹槽直径大于芯轴上的锥度体的小端直径。
进一步地,胀套为带有连接部位左右交替的弹性槽的锥度胀套。
进一步地,压盖内凹槽深度为6mm,且凹槽直径比芯轴的锥度体31的小端直径大1.5mm。
本装置在车床上用于已精加工过的工件内孔及端面定位,加工外圆或端面,通过过渡盘和芯轴的相关技术参数,保证加工出的外圆与基准孔同轴,当拧紧压盖上的螺母时,螺母推动压盖压向胀套小端孔的端面推动胀套向锥度芯轴大端方向移动,此时胀套被胀大实现将工件胀紧。本装置适合于工件的内孔精加工过,且外圆与内孔有同轴度要求的工件加工时使用,且本装置定位夹紧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对工件已精加工过的内孔没有损坏,操作简单,定位胀紧可靠迅速,通用性强,适合批量生产时使用。对于一些孔径差距不大的工件可在使用时通过改变螺母不同的旋入深度实现对工件的胀紧。对于工件孔径差距大时可通过改变胀套外径尺寸实现胀紧工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装置中过渡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中A-A向剖视图;
附图4为本装置中胀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装置中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侧视图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睿恒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阳睿恒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3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