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秸秆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3251.7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8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桂中;曹玉鹏;孙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苗燕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渗透 系数 测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透水性能测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秸秆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废弃物之一,目前全世界每年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秸秆为1000亿~2000亿吨,中国每年有近6亿吨秸秆,而被利用的不足2000万吨,约97%的秸秆被焚烧、堆积和遗弃,这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解决好秸秆的处置问题,是缓解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将秸秆作为排水体用于软土的排水固结已经有所应用,其排水固结的效果与秸秆的渗透系数密切相关,而秸秆的渗透系数与其密度直接相关,因此,要想很好地利用秸秆作为排水材料,需要先了解不同密度下秸秆的渗透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通过该测试装置可以测试得到秸秆在真空负压状态下的秸秆透水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渗透系数测试系统,其能够实现自动化地测试秸秆的渗透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秸秆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其包括壳体、秸秆排水体、抽真空系统、体变测试装置和常水头渗透装置。壳体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侧板,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分别与侧板连接,构成用于容置秸秆排水体的秸秆室,秸秆室为一个封闭的空间。秸秆排水体包括弹性结构、第一秸秆接头和第二秸秆接头,弹性结构包括用于放置秸秆的容置腔和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一接口与第一秸秆接头可拆卸连接,第二接口与第二秸秆接头可拆卸连接;第一秸秆接头与第一底座连接,第二秸秆接头与第二底座连接。常水头渗透装置包括第一水罐和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与第一水罐连通,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伸入到容置腔内,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体变测试装置包括第二水罐、第二管道和用于称量第二水罐质量的称量装置,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水罐和秸秆室连通,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抽真空系统包括抽真空装置、真空罐和第三管道,第三管道的一端与真空罐连通,真空罐上设置有抽真空装置和第一溢流口,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伸入到容置腔内,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底座和侧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底座与侧板的连接处设置有
第一防渗垫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底座与侧板之间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秸秆接头和第二秸秆接头为“T”字形,第一秸秆接头和第二秸秆接头的宽边端与弹性结构卡接,第一秸秆接头和第二秸秆接头的细端为带螺纹的杆状,细端分别与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螺纹连接,第一秸秆接头套设有第一螺母,第二秸秆接头套设有第二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内侧均设置有第二防渗垫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水罐还设置了第二溢流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真空罐上还设置了气阀。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侧板上设置有秸秆形态调整杆,秸秆形态调整杆与侧板螺纹连接,连接处设置有防渗件。
一种秸秆渗透系数测试系统,其包括秸秆渗透系数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抽真空系统,可使秸秆排水体的容置腔内产生负压,进而形成力的作用对容置腔内的秸秆进行压缩;秸秆排水体包括弹性结构,当秸秆被压缩时,弹性结构也会被压缩,第二水罐中的水会进入到秸秆室,通过称量装置可称量变化前后的第二水罐的质量;进而可以计算出秸秆稳定后的体积。通过常水头渗透装置在压缩稳定后的秸秆排水体中注入水,可测试真空负压状态下秸秆的透水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秸秆渗透系数测试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Ⅱ-Ⅱ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Ⅲ-Ⅲ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秸秆排水体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3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