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集热管束焊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62678.5 | 申请日: | 2016-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6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朝峰;张庆森;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彼洋机器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9/12 | 分类号: | B23K9/12;B23K10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激光 传感 技术 管束 焊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集热管束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集热管束焊接还处在手工焊接的阶段,虽然机器人焊接技术蓬勃发展,但因管束太薄焊接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因此,机器人焊接寻位功能一直无法满足焊接要求。
由于人工焊接存在效率低、人工成本较高、工作时间受限、弧光等对人体造成伤害等缺点,因此,需要实现机器人对集热管束的焊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集热管束焊接装置,能够通过机器人实现对集热管束的精准焊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集热管束焊接装置,包括法兰盘、枪架、激光传感器和焊枪,枪架包括L形板、环形卡箍和传感器安装板,L形板的一边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环形卡箍的外侧壁上,L形板的另一边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法兰盘上,环形卡箍的外侧壁与L形板的安装位的对称位置通过螺栓螺母固定有传感器安装板,传感器安装板上安装有激光传感器;环形卡箍内安装有焊枪,焊枪的焊枪头与焊枪呈150~165°夹角。
作为优选,法兰盘连接焊接机器人。
作为优选,激光传感器型号为ZX1-LD100A81。
作为优选,激光传感器与焊接机器人通过信号线连接。
作为优选,标定激光传感器的触发限位为12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激光寻位技术,实现了对集热管束的非人工焊接,避免了焊接弧光、飞溅、废气等对操作员身体的伤害,由于采用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且工作时间不受限制,实现了7*24h的工作时间;由于采用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提高了焊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集热管束焊接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集热管束焊接装置的结构图;
1-法兰盘;2-枪架;3-激光传感器;4-焊枪;5-焊枪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集热管束焊接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法兰盘1、枪架2、激光传感器3和焊枪4,枪架2包括L形板、环形卡箍和传感器安装板,L形板的一边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环形卡箍的外侧壁上,L形板的另一边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法兰盘1上,环形卡箍的外侧壁与L形板的安装位的对称位置通过螺栓螺母固定有传感器安装板,传感器安装板上安装有激光传感器3;环形卡箍内安装有焊枪4。
法兰盘1固定连接焊接机器人,通过焊接机器人的动作带动法兰盘1移动,进而带动焊枪4移动。
激光传感器3型号为ZX1-LD100A81,标定激光传感器3的触发限位为120mm,激光传感器3与焊接机器人通过信号线连接,激光传感器3检测到焊枪与工件接触,将信号传递给机器人,机器人控制焊枪进行焊接。
本实施例中,焊枪4与焊枪头5呈150°夹角。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焊枪4与焊枪头5呈155°夹角。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焊枪4与焊枪头5呈165°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连接机器人与激光传感器3的通信点位,激光传感器3安装于焊枪4上,由机器人动作带动激光传感器3去接触工件,当激光传感器3到达触发位置,激光传感器3产生信号并传递给机器人,机器人接受信号并记忆当前位置,并与标定位置进行比对,得出偏差值。机器人的首次焊接轨迹也理解为标准值,在第二次、第三次等以后的焊接开始前,通过激光传感器3对工件进行的寻位,每次寻位触发激光传感器3所设的触发限位后,便可得出偏差值,通过偏差值可计算出焊接轨迹相对于标准值的位置,因此,可得出焊接轨迹的实际位置,以此进行焊接。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彼洋机器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彼洋机器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26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