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过滤搅拌式螺旋藻清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61399.7 | 申请日: | 2016-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6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红梅 |
| 主分类号: | B08B3/10 | 分类号: | B08B3/10;B08B1/04;B01D29/03;B01D29/075;B01D29/58;B01D29/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省齐齐***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过滤 搅拌 螺旋藻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装置,具体是一种循环过滤搅拌式螺旋藻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螺旋藻先是在培养池中培养,并与空气接触,培养池的内壁是水泥层,培养过来中难免有来自空气中的和水泥内壁上的大颗粒泥沙落入培养池中与螺旋藻混合在一起,目前螺旋藻的洗涤是在洗涤池中进行,洗涤池的底部铺垫有过滤布,通过过滤布去除混杂在螺旋藻中的微小颗粒的泥沙,但过滤布无法去除体积较大的泥沙颗粒,而这种大颗粒泥沙又不能带入成品中,所以目前去除大颗粒泥沙的办法和措施是利用大颗粒泥沙的质量远大于螺旋藻的质量,将泥沙、螺旋藻和水的混合物静置沉淀,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后,大颗粒泥沙沉降到底部,从而将螺旋藻和大颗粒泥沙分离开来,这种方法耗时较长、效率较低、清理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过滤搅拌式螺旋藻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过滤搅拌式螺旋藻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搅拌装置和过滤循环回液装置;所述清洗搅拌装置包括储水箱、竖杆、盖子、清洗筒、液压缸、搅拌箱和抽液泵;所述竖杆焊接在基座上;横板下端面焊接在竖杆上,一端焊接在清洗筒上;所述清洗筒焊接在两块横板侧面上;弧形过滤罩焊接在清洗筒内壁上;过滤板焊接在清洗筒内壁上,弧形过滤罩下方;泥沙出口设置在清洗筒下方;所述盖子设置在泥沙出口上;所述储水箱固定设置在基座上;所述抽液泵固定设置在右侧横板上;抽液管一端固定设置在抽液泵上,另一端设置在储水箱中;进水管一端固定设置在抽液泵上,另一端设置在清洗筒中;固定板焊接在左右两块横板上;所述液压缸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液压伸缩杆一端固定设置在液压缸上,另一端设置在固定板下方;所述搅拌箱焊接在液压伸缩杆下端面上;减速箱固定设置在搅拌箱内部底面上;传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减速箱上方;传动轴一端固定设置在传动电机上,另一端设置在减速箱内部;第一转动齿轮固定设置在传动轴上;转动轴一端设置在减速箱内部,另一端设置在搅拌箱下方;第二转动齿轮固定设置在减速箱中的转动轴上;固定套固定设置在转动轴下端上;搅拌支架固定设置在固定套上;毛刷固定设置在搅拌支架上;控制开关固定设置在搅拌箱左侧面上;所述过滤循环回液装置包括过滤箱和回液管;所述回液管一端设置在清洗筒中,另一端设置在过滤箱中;阀门固定设置在回液管上;所述过滤箱固定设置在储水箱上;分割板焊接在过滤箱内壁上;出水口设置在分割板右侧面上;挡片设置有两块,焊接在分割板和过 滤箱内部上壁上;连通管一端设置在过滤箱中,另一端设置在储水箱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转动齿轮与第一转动齿轮相互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传动电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挡片之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为石子、活性炭、沙子和石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装置启动抽液泵通过抽液管和进水管将水抽入清洗筒中,将螺旋藻放置在弧形过滤罩上,启动液压缸通过液压伸缩杆放下搅拌箱,打开控制开关启动传动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毛刷旋转,对螺旋藻上的泥沙进行清洗,使泥沙通过弧形过滤罩和过滤板落入清洗筒底端上,拧去盖子能够排出泥沙,当清洗完毕后,打开阀门使清洗后的水进入过滤箱中过滤,过滤后的清水通过连通管回到储水箱中;该装置采用搅拌的形式能够使螺旋藻得以全方位的清洗,清洁效率高,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螺旋藻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循环过滤搅拌式螺旋藻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循环过滤搅拌式螺旋藻清洗装置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循环过滤搅拌式螺旋藻清洗装置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储水箱,3-连通管,4-过滤箱,5-回液管,6-竖杆,7-盖子,8-泥沙出口,9-清洗筒,10-过滤板,11-横板,12-固定板,13-弧形过滤罩,14-液压缸,15-液压伸缩杆,16-搅拌箱,17-进水管,18-抽液泵,19-抽液管,20-阀门,21-控制开关,22-传动电机,23-减速箱,24-传动轴,25-第一转动齿轮,26-第二转动齿轮,27-转动轴,28-固定套,29-搅拌支架,30-毛刷,31-挡片,32-分割板,33-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红梅,未经张红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13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