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的自动出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1252.8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7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钟和仁;颜英;钟佳霖;张嘉强;王茜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市茗禾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23/04;F26B25/16;A23F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张月光,林伟斌 |
地址: | 524043 广东省湛江市赤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的自动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及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随着茶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茶叶加工行业逐渐发展起来,由传统的手动翻炒演变成现在的机械设备进行翻炒,但是机械设备在完成茶叶加工后需要进行茶叶出料,由于茶叶形状不尽相同,很容易在出料口发生堵塞现象,影响茶叶的正常出料,从而影响工作效率,严重时会因为茶叶的长时间堵塞,导致设备发生故障,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设备的维修成本,从而降低了生产加工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的自动出料装置,具备茶叶自动、连续以及均匀出料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设备容易造成茶叶堵塞在出料口中无法出料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茶叶自动、连续以及均匀出料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的自动出料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翻炒筒,所述翻炒筒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远离翻炒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翻炒筒的底端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中转口,所述翻炒筒与筒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的两端均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加热丝与翻炒筒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加热丝与筒体之间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筒体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中转口的出口固定连接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盘,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出料筒外部的第一电机,所述出料筒底端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电机和出料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杆以支撑台竖截面为对称轴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台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外部设置有位于支撑台上表面的电机外罩。
优选的,所述阻尼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阻尼器以翻炒筒竖截面为对称轴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块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陶瓷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为石棉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支撑垫的形状与翻炒筒的形状相匹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的自动出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茶叶的自动出料装置,通过设置螺旋盘和转轴,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螺旋盘转动,茶叶从中转口进入出料筒中,螺旋盘转动可以使茶叶自动、连续以及均匀出料,不会发生茶叶堵塞在出料口的现象,保证了加工后茶叶的正常出料。
2、该茶叶的自动出料装置,通过设置加热丝,在翻炒筒对茶叶进行翻炒加工时,加热丝对翻炒筒内部进行加热,有效的促进了茶叶的快速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茶叶的生产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翻炒筒连接结构侧视图。
图中:1筒体、2翻炒筒、3阀门、4中转口、5加热丝、6保温层、7隔热层、8控制器、9支撑垫、10支撑块、11阻尼器、12出料筒、13转轴、14螺旋盘、15出料口、16第一电机、17支撑台、18支撑杆、19底座、20转盘、21第二电机、22固定台、23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市茗禾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湛江市茗禾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12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