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双缸起复顶托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1009.6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3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江;邸锦玉;程锋;齐辉;杨忞;魏清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宏江;邸锦玉;程锋;齐辉;杨忞;魏清永 |
主分类号: | B61K5/06 | 分类号: | B61K5/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2 | 代理人: | 商福全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起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自适应双缸起复顶托。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轨道车辆脱线复位作业中,传统上采用直顶横移的方式进行作业,即用一支垂直举升缸先把脱线车体向上托起,再用滑车将其横向移回到路轨上去。但是,当遇到脱线后歪斜在路基上或是自身重心原本就偏移的车体(如一些大型、特种施工机械)时,这种直顶横移的方式就不能满足使用需要。因为使用这种方式作业时,不仅需要先扶正、垫平,而且要求保证向上托举的受力点与车辆重心垂线重合,否则,在举升过程中就有整车倾覆的可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通常采用两支举升缸同时托举车体的方式,这样对歪斜的车体也不必进行预先处理,基本就可以做到举升、扶正同步,遇到重心偏离的车体,甚至是两个举升缸的托举点与车体重心同在中心线一侧,举升时也能将其找平。但是,现有的两支举升缸同时托举车体的方式在双缸顶举时,安放在滑车上的两缸间距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无法保证两支举升缸升起后都恰好能够顶在车体下方允许的顶举点上,当两支举升缸升起后出现其中一个或两个都不能够顶在车体下方允许的顶举点上时,就会导致在顶举时出现误差甚至发生车辆倾覆等问题。另外,当两只举升缸升程高度、速度不同步,即顶举点平面与举升缸斜交时举升缸和车辆相互收到侧倾作用力后容易发生倾覆,使用安全性低,显然现有的轨道车辆脱线复位作业方式和结构形式无法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双缸起复顶托,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特有的垫块与球面垫块可以消除两只举升缸升程高度、速度不同步所带来的侧倾隐患的影响,同时具有托举、扶正双重功用,更有效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适应双缸起复顶托,包括一水平设置的顶托本体,在顶托本体的下部的左侧设有一连通顶托本体前后两侧的通孔,在顶托本体的下部的右侧设有一连通顶托本体前后两侧的长条孔,两设置在顶托本体底部的顶托支撑座分别通过一铰接轴活动卡接在通孔与长条孔内,一垫块通过铰接轴活动铰接在顶托本体左侧顶部,在顶托本体顶部右侧固连一定位板,在定位板顶部插装一球面垫块。
所述顶托本体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外梁侧板,两外梁侧板内部两侧分别通过一垂直于两外梁侧板的内外梁连接板相连,两平行于外梁侧板设置的内梁侧板的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一侧的内外梁连接板相连,在两内外梁连接板的外侧分别固连两平行于外梁侧板设置的内梁副板。
所述顶托支撑座包括一竖直设置的且顶部通过连接孔与铰接轴活动相连的支撑杆,在支撑杆的底部固连一水平设置的支撑板,在支撑板的底部固连一插装柱,所述插装柱的外侧壁中上部向外倾斜设置。
所述球面垫块包括一竖直设置的且顶端为半球形的支撑柱,在支撑柱的顶部活动连接一球面支撑块。
在球面支撑块的球面上自上而下设有若干排水平设置的同心圆状防滑槽。
在垫块的顶部设有一网纹防滑槽。
在球面垫块左侧的定位板顶部设有一辅助插装孔。
在垫块左侧的顶托本体顶部设有一调整孔。
在顶托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把手。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特有的垫块与球面垫块可以消除两只举升缸升程高度、速度不同步所带来的侧倾隐患的影响,同时具有托举、扶正双重功用,采用双梁结构,既保证了体积小巧同时又增加了强度,使用安全性高,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顶托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状态图。
图中,1、顶托本体;2、通孔;3、长条孔;4、垫块;5、定位板;6、把手;7、外梁侧板;8、内外梁连接板;9、内梁侧板;10、内梁副板;11、支撑杆;12、支撑板;13、插装柱;14、支撑柱;15、球面支撑块;16、同心圆状防滑槽;17、辅助插装孔;18、调整孔;19、网纹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宏江;邸锦玉;程锋;齐辉;杨忞;魏清永,未经刘宏江;邸锦玉;程锋;齐辉;杨忞;魏清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10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式气动推车机
- 下一篇:一种复轨器用横移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