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铜管铸漆的电沉积电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0643.8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6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李真明;黎增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美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2 | 分类号: | C2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铜管 沉积 电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铸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铜管铸漆的电沉积电铸装置,属于电铸喷漆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日常生活的快速发展,电沉积作为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的工艺,电沉积是一门古老的技术。金属电化学沉积在19世纪早期如1840年即已出现银和金的镀覆专利。不久以后又发明了镀镍技术。电镀铬工艺至今也约有一个世纪,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电学沉积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和扩展,已迅速地发展成为具有重大工业意义的一门技术,并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近年来,随着理论和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电沉积技术取得了很大发展,沉积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主要包括直流电沉积、脉冲电沉积、喷射电沉积和复合电沉积等方法。电沉积也经常用于金属喷漆设备中,以达到更好的喷漆效果。作为生活中使用广泛的喷铸装置,现有的电铸装置存在着喷漆密度不均匀、喷铸效率低的缺点,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铜管铸漆的电沉积电铸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铜管铸漆的电沉积电铸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铜管铸漆的电沉积电铸装置,包括电控箱,所述电控箱下方设置机身,且所述机身一侧设置支铸架,所述支铸架一侧设置摇铸杆,且所述摇铸杆下方设置电沉积喷漆板,所述电沉积喷漆板上方安装铜管,且所述机身下方设置底座,所述电沉积喷漆板上方设置喷漆槽,且所述喷漆槽一侧设置夹板,所述喷漆槽下方设置漆通孔,且所述漆通孔一侧设置阴极板,所述阴极板一侧设置鼓风管,所述阴极板下方设置阳极板,且所述阳极板上方设置漆溶液,所述支铸架上方设置置放槽,且所述置放槽下方设置底板,所述电控箱一侧设置散热口,且所述电控箱一侧设置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一侧设置控制按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阴极板上设置若干个漆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置放槽为U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阴极板与所述阳极板、且所述电控箱与所述显示屏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机身上方设置若干个支铸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电铸装置内部设有电沉积喷漆板,通过电沉积工艺将漆溶液中的漆分子进行分离并吸升到阴极板上,通过鼓风将漆分子吹离快速上升,通过喷漆口将漆分子喷洒贴合到铜管上,避免铸漆不均匀,保证了电铸的高质量;该电铸装置采用多个电沉积喷铸板共同铸漆,保证了电铸的高效性;该电铸装置操作方便,稳固牢靠,牢固耐用,各构件连接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沉积喷漆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铸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控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控箱;2、机身;3、支铸架;4、摇铸杆;5、电沉积喷漆板;6、铜管;7、底座;8、喷漆槽;9、夹板;10、漆通孔;11、阴极板;12、鼓风管;13、漆溶液;14、阳极板;15、置放槽;16、底板;17、散热口;18、显示屏;19、控制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用于铜管铸漆的电沉积电铸装置,包括电控箱1,电控箱1下方设置机身2,且机身一侧设置支铸架3,支铸架3一侧设置摇铸杆4,且摇铸杆4下方设置电沉积喷漆板5,电沉积喷漆板5上方安装铜管6,且机身2下方设置底座7,电沉积喷漆板5上方设置喷漆槽8,且喷漆槽8一侧设置夹板9,喷漆槽8下方设置漆通孔10,且漆通孔10一侧设置阴极板11,阴极板11一侧设置鼓风管12,阴极板11下方设置阳极板14,且阳极板14上方设置漆溶液13,支铸架3上方设置置放槽15,且置放槽15下方设置底板16,电控箱1一侧设置散热口17,且电控箱1一侧设置显示屏18,显示屏18一侧设置控制按键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美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美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06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景图像成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红外夜视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