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管束焊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0623.0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6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陈旭;吴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彼洋机器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交换 管束 焊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交换管束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焊接技术在航空、航天等轻重工业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好坏及整机性能。所以改进焊接技术,提高焊接质量对工业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提高焊接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实现焊接工艺及装备的现代化是改进焊接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般来说,焊接生产中,会遇到焊接变位以及选择合适的焊接位置的情况,针对这一实际需要,市面上出现众多的变位机,将被焊工件的各类焊缝转动到最佳位置,从而避免立焊、仰焊,提高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
目前,对于大型的热交换管束进行焊接时,采用传统的焊接设备将无法完成焊接,这是因为热交换管束体积较大,零部件较多,传统焊接技术中一般是先对主要部件焊接,再固定小的零部件再进行焊接,无法一次性将全部部件固定焊接,这样就导致工作效率非常低,产能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一次性将热交换管束的全部部件固定焊接而导致焊接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交换管束焊接夹具,能够将热交换管束的所有零部件进行固定,经手工装配点焊后,再由焊工进行手工焊接,提高了焊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交换管束焊接夹具,包括两个平行的主梁、多个横梁、上靠板和下靠板,横梁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主梁的底面上,多个横梁之间互相平行;主梁由工字型钢制成,主梁的两端各开设有上下两排圆孔,圆孔位于主梁工字型的竖部;主梁的两端安装有可移动的上靠板和下靠板,上靠板的两端对称安装有上滑车,下靠板的两端对称安装有下滑车,上滑车和下滑车都开设有销钉孔,通过定位销依次穿过上述销钉孔和圆孔;
所述上滑车包括上螺杆、上车轮、上滑块,上滑车的框架呈倒U形,上滑车的外端部焊接有一个垂直的竖板,螺杆穿过所述竖板,螺杆的一端安装有手轮,手轮位于竖板的外侧,螺杆的另一端接触上滑块,上滑块焊接在上靠板端部,上车轮安装在上滑车的框架内,上车轮与主梁的顶部接触,上车轮的宽度与主梁顶部的宽度相同;
所述下滑车包括下螺杆、下车轮、下滑块和夹持轮,下滑车的框架呈U形,下车轮的底部两端对称焊接有竖板,两个竖板的下端通过一个横板连接,横板上安装有刻度尺,下螺杆穿过外侧的竖板,下螺杆的一端安装有手轮,下螺杆的另一端与下滑块接触,该手轮位于竖板的外侧;U形下滑车的框架的顶端设有向内的延伸板,该延伸板上安装有夹持轮;下滑车的框架内侧安装有下车轮,下车轮位于工字型主梁的竖部的两侧,下车轮与主梁下端横部的上侧接触。
优选地,上述每排圆孔的个数为5~10个,同一排相邻的圆孔间的距离为10~50cm。
优选地,每个上述的上滑车设有两个上车轮。
优选地,每个上述的下滑车设有四个下车轮。
优选地,上述主梁的长度为10~15米。
优选地,上述横梁的长度为2~5米。
优选地,上述横梁的底部两端焊接有支腿。
优选地,上述主梁的顶部两端焊接有上车挡块。
优选地,上述工字型主梁的下横部的上侧焊接有下车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能够对大体积的热交换管束进行固定,通过定位销定位上下靠板,以适应不同长度的热交换管束。通过本装置进行焊接,热交换管束上的原件安装速度大大提高,且位置精确,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通过主梁和微调机构将上下靠板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实现对不同长度的热交换管束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热交换管束焊接夹具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热交换管束焊接夹具的工作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热交换管束焊接夹具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热交换管束焊接夹具的侧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热交换管束焊接夹具的正视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主梁;11-圆孔;12-上车挡块;13-下车挡块;2-横梁;21-支腿;3-上靠板;31-上滑车;311-上螺杆;312-上车轮;313-上滑块;4-下靠板;41-下滑车;411-下螺杆;412-下车轮;413-下滑块;414-夹持轮;5-定位销;6-管束;61-管束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彼洋机器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彼洋机器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06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管堆焊校直工装
- 下一篇:一种开放式技术交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