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感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0166.5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3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詹前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宏业兴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1 | 分类号: | G01R31/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57 | 代理人: | 徐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感器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感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感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止电流的变化,如果电感器中没有电流通过,则它阻止电流流过它;如果有电流流过它,则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
对于电感器在加工完成后,通常需要进行检测,原先检测过程中检测稳定性较差,而且均是固定结构,不便于进行调整,导致应用的范围具有局限性,因此检测的数据可靠性相对较差。
因而,设计出一种制作工艺简单的,检测工作效率高的以及检测精确度高的电感器检测装置,是业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感器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感器检测装置,属于电感器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检测平台、第一检测装置、固定装置、检测端子、移动滑轨、输送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端子通孔和绝缘防滑垫,所述检测平台Y轴方向设置有移动滑轨,所述移动滑轨上固定套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固定开设有端子通孔,所述固定装置的内侧表面上连粘有绝缘防滑垫,所述检测平台X轴方向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检测平台外部固定装置的后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检测端子,所述检测平台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检测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内部集成有电流计和电压表,第一检测装置的运动由气缸推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滑动卡件,其中,滑动卡件的运动由气缸推动。
优选的,所述移动滑轨设计为一种倒“T”型的凹槽,凹槽内部设置有润滑剂。
优选的,所述检测端子固定焊接在第一检测装置的中心,其中,检测端子具体由一种导电银材质制成,根部表层涂有镍和锡,便于焊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具体设计为一种输送皮带,输送皮带由输送滚轮带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计为一种灵敏度高的磁感线圈,第二检测装置的输出端接入分析对比电路系统。
优选的,所述端子通孔固定设置在固定装置的中心,端子通孔的孔径大于检测端子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绝缘防滑垫具体由一种耐磨性好的硅橡胶材质制成,绝缘防滑垫的中心开设有通孔,绝缘防滑垫的有效厚度设计为0.2-0.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电感器检测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新颖,构造稳定,造价低廉,新型电感器检测装置内部设置有检测平台、第一检测装置、固定装置、检测端子、移动滑轨、输送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端子通孔和绝缘防滑垫,设置有的检测平台,能够实现检测工作的自动化进程,设置有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能够极大提高检测装置的工作效率和精确度,设置有固定装置和绝缘防滑垫,能够夹持住电感器,而不产生滑动,设置有的检测端子,能够连接到电感器上,检测电感器内部电感线圈是否完好,设置有移动滑轨,能够使得固定装置夹持住不同大小的电感器,设置有的输送装置,能够使得检测电感器成为流水线式生产方式,设置有的端子通孔,使得检测端子能够穿过固定装置实现电感器的检测,符合新型电感器检测装置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检测平台 2.第一检测装置 3.固定装置 4.检测端子 5.移动滑轨 6.输送装置 7.第二检测装置 8.端子通孔 9.绝缘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宏业兴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宏业兴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01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