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用食流供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9651.0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0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冯刚;李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辉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4100 贵州省湄潭县***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用食流 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消化内科用食流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疾病是常见的内科疾病,消化内科患者通常消化系统会受到疾病影响,因此患者进食的食物需要经过处理,医务人员对消化内科病人喂食时,常常需要喂流食供患者食用,现在医务人员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喂食器,虽然喂食操作便捷,但是不能对流食中的大颗粒食物进行过滤,导致大颗粒食物患者难以吸收,并影响消化系统恢复,并且滤除后大颗粒食物直接抛弃不但造成食物浪费,而且影响消化内科患者的饮食均衡,现有的喂食器不具有研磨的功能,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并且喂食过程中,食物温度会逐渐降低,降温后的流食容易对患者胃部造成刺激,影响流食的供给,不利于患者舒适的食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食流供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化内科用食流供给装置,包括过滤盘、流食输出筒、保温水套、电动机、流食供给管和研磨头,所述流食输出筒上侧连接流食输入管,流食输入管端部与流食供给管的注射口连接,流食供给管内部滑动设有活塞,活塞安装在推杆前端,推杆后端连接推柄,所述流食输出筒内部安装有研磨斗,研磨斗底部中部安装有过滤盘,研磨斗内设有研磨头,研磨头安装在旋转轴的底部,旋转轴上焊接有螺旋推送叶片,旋转轴顶部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电动机的转轴连接,电动机安装在流食输出筒的顶部,所述流食输出筒底侧连接流食输出管,流食输出管连接供给软管,流食输出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流食输出筒外部设有保温水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流食供给管表面设有刻度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盘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过滤通孔,过滤通孔的直径为1~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研磨头外壁平行于研磨斗内壁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水套外部连接有循环水管,循环水管上安装有水泵和恒温加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循环水管两端分别与保温水套的上端及下端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恒温加热器的加热温度范围为25~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消化内科用食流供给装置,流质食物添加注入方便快捷,便于对流质食物向下推送,过滤盘对流质食物过滤,保证流质食物的质量均衡,研磨头对滤除的大颗粒食物研磨粉碎,方便流质食物的输出供给,并且通过保温水套对流食加热,提高流食供给时,消化内科患者食用的舒适性,避免冰凉食物对患者胃部造成刺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流食输出管、2-研磨斗、3-过滤盘、4-流食输出筒、5-保温水套、6-循环水管、7-水泵、8-恒温加热器、9-螺旋推送叶片、10-旋转轴、11-电动机、12-联轴器、13-流食输入管、14-流食供给管、15-活塞、16-推柄、17-推杆、18-刻度线、19-导流槽、20-研磨头、21-阀门、22-供给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消化内科用食流供给装置,包括过滤盘3、流食输出筒4、保温水套5、电动机11、流食供给管14和研磨头20,所述流食输出筒4上侧连接流食输入管13,流食输入管13端部与流食供给管14的注射口连接,流食供给管14表面设有刻度线18,流食供给管14内部滑动设有活塞15,活塞15安装在推杆17前端,推杆17后端连接推柄16,使用时,向后侧拉动推柄16带动推杆17及活塞15向后运动,流食供给管14的注射口将流质食物吸入,然后将流食供给管14的注射口连接流食输入管13,向前推动推柄16并带动推杆17及活塞15向前运动,流食供给管14内的流质食物通过流食输入管13进入流食输出筒4,流质食物添加注入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辉,未经张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9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抽拉式的双屏幕手机
- 下一篇:离合型联轴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