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饲料喂料的滚球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9436.0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3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柯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凯风华科智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5/02 | 分类号: | A01K5/02;A01K39/0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饲料 喂料 滚球下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饲料喂料的滚球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养殖智能化设备中,饲料投放方式一般采用电机带动绞龙转动,如图1所示为绞龙下料,将饲料4推送到动物的食槽2中。该方案的缺点是,绞龙3的搅动的面积非常有限,储存饲料的料斗1在接近绞龙3的部位,料斗1底部需要收拢才可与绞龙3的所在的下料管对接上。料斗1底部收拢后,料斗1形成上大下小的倒锥形。料斗1底部的饲料容易被绞龙3带出料斗,但上端饲料相互挤压,形成结拱,导致绞龙不与饲料接触,即使电机带动绞龙转动,也不能实现投放饲料的功能。
如图2所示为竖直下料,下料口在料斗1的下方,该方式的下料口径加大,饲料结拱的现象有所改善,但下料速度受料斗内的饲料4数量影响。饲料料量较多时,下料口处所受压力较大,饲料的流动速度快。反之,饲料料量较少时,下料口处所受压力较小,饲料的流动速度慢。在下料电机转动相同的圈数的情况下,料斗1内饲料料量不一样,投放到食槽1中的饲料料量往往不同。智能化饲喂设备往往是基于电机转动的圈数,来推断饲料的投放量,下料速度的波动,造成智能化设备对自身下料量估算不准确。因此竖直下料在结拱问题上有所改观,但饲料投放精度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饲料喂料的滚球下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绞龙下料方式下,料斗在下料口部位收紧导致饲料容易结拱的缺点,同时还解决了现有竖直下料方式,下料精度不易控制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饲料喂料的滚球下料装置,包括直筒式的料斗以及设置在料斗下方的食槽,还包括电机、下料球、转轴和凸起长棱,所述料斗底端的内部设有一下料球,所述转轴贯穿下料球的中心轴线,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座固定在料斗上且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至电机的输出轴端;所述下料球的表面设有均匀间隔设置的线条状的凸起长棱,所述凸起长棱的两端分别都位于转轴贯穿下料球的位置,保持凸起长棱的条形方向平行于转轴的轴线方向。
优选地,所述下料球表面的凸起长棱形成的外圆轮廓尺寸略小于料斗的内径尺寸,保证饲料不会从下料球与料斗之间的间隙自然落下。
优选地,所述凸起长棱为具有弹性且耐磨的韧性材料且所述下料球的表面设置有与凸起长棱垂直的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电机为具有自锁功能的电机。
优选地,所述料斗为直筒型。
优选地,所述料斗底部的端口直径逐渐变大,形成一上小下大的喇叭口形状,所述下料球安装在该喇叭口形状内部,下料球直径大于料斗上端的圆管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防止了饲料在料斗内饲料结拱现象,同时也减少料斗内料量差异对下料精度影响,更适合养殖智能化的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绞龙下料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竖直下料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3-4所示一种饲料喂料的滚球下料装置,包括直筒式的料斗1以及设置在料斗1下方的食槽2,还包括电机8、下料球6、转轴5和凸起长棱7,所述料斗1底端的内部设有一下料球6,所述转轴5贯穿下料球6的中心轴线,所述转轴5的两端分别通过轴座固定在料斗1上且所述转轴5的一端连接至电机8的输出轴端;所述下料球6的表面设有均匀间隔设置的线条状的凸起长棱7,所述凸起长棱7的两端分别都位于转轴5贯穿下料球6的位置,保持凸起长棱(7)的条形方向平行于转轴的轴线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凯风华科智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凯风华科智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9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转接式数据线
- 下一篇:一种防缠绕VGA接口连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