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专车专用汽车中门电线过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59161.0 | 申请日: | 2016-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3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魏源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奇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车 专用汽车 电线 过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专车专用汽车中门电线过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面包车等大型客车的出现实现了一车能坐多人,这些大型汽车以及客车通常都会在车身中部安装一个门,我们简称中门,这种汽车以及客车的中门通常都会安装电线过桥装置,但是电线过桥装置比较容易损坏,司机在损坏时需要对中门电极进行更换,传统的更换方式比较麻烦,需要将螺钉旋钮下来,操作也较为复杂,也容易给司机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供一种专车专用汽车中门电线过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专车专用汽车中门电线过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专车专用汽车中门电线过桥装置,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设有隔板,所述安装壳的内部通过隔板分为第一固定室和第二固定室,所述第一固定室上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U型挡板,所述U型挡板由固定板和对称设置在固定板同侧的夹板组成,每个所述U型挡板上的两个固定板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均设置在远离固定板的一侧,两个所述U型挡板之间设有中门电极,所述中门电极的两端放置在凹槽内,所述U型挡板的下端设有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室的上方设有转动把手,所述U型挡板通过固定装置与转动把手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移动板和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在隔板内,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分别与U型挡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下方对应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设置在安装壳内的底部,所述移动板的下端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板上均对应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螺纹配套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通孔内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设有轴承套,所述轴承套固定在安装壳的侧壁上,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两个移动板、轴承的内圈并延伸至第二固定室的内部,所述螺纹杆远离轴承套的一端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上方设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底部设有圆环槽,所述圆环槽内等间距设有多个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圆盘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安装壳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连接杆远离圆盘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
优选地,所述中门电极由上中门电极、下中门电极和多跟端子线组成,所述上中门电极和下中门电极相配套,所述上中门电极由第一塑料部件和第一导电体组成,所述下中门电极由第二塑料部件和第二导电体组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塑料部件和第二塑料部件的材质为耐磨尼龙料制成,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的材质为防氧化镀锡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U型挡板和凹槽可以对中门电极进行放置,避免了传统的中门电极和安装壳整体结合,对更换带来不便;通过固定装置和转动把手的配合使用便于可以对中门电极随时进行固定以及更换,且不复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解决了司机需要更换中门电极的不便之处,使得更换以及固定中门电极更加方便,减轻了司机的负担,操作简单,使得更加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专车专用汽车中门电线过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专车专用汽车中门电线过桥装置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专车专用汽车中门电线过桥装置的圆盘底部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专车专用汽车中门电线过桥装置的U型挡板上的夹板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专车专用汽车中门电线过桥装置的中门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壳、2矩形凹槽、3 U型挡板、31凹槽、4中门电极、41上中门电极、42下中门电极、43端子线、5转动把手、6连接杆、7圆盘、71圆环槽、72齿条、8齿轮、9轴承、10螺纹杆、11滑块、12移动板、13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奇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奇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91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智能集成辅助控制器的分体式结构式外壳
- 下一篇:一种线束固定支架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