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修复的混合注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7712.X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5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魏丽;冯国杰;吕正勇;张岩坤;郭明达;任贝;范吉强;苗竹;朱湖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毛广杰 |
地址: | 10009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水 原位 化学 氧化 修复 混合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场地修复、土壤/地下水修复,属于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修复的混合注药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土壤地下水有机污染非常严重,其中一些VOC,sVOC类污染物具有挥发性,异位处理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和健康风险。原位化学氧化作为一种有效的土壤地下水有机物污染修复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原位化学氧化技术效果好、可根本去除污染物,不破坏场地原本地形地貌,在土壤地下水有机物污染修复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往往要求氧化性极强的药剂,这些药剂氧化性和腐蚀性高,在配制和主要过程中容易迸溅遗撒,对施工人员和现场设备构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修复的混合注药设备。该混合注药设备采用干粉投加马达实现对固态药剂的有效溶解,相比传统的搅拌桨式设备,该混合注药设设备按需配制,节约药剂,并且使用安全,没有喷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修复的混合注药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具有相互间隔且顶部相互连通的溶解区与暂存区,所述溶解区的顶部具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上方设置有料仓,料仓的底部还设置有干粉投加马达,所述溶解区的上方还设置有搅拌机,搅拌机的搅拌桨插设于溶解区内部;所述箱体的外部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通过三通连接为溶解区注液的进液支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还通过三通连接冲液管,所述冲液管的出水口朝向进料口;溶解区中从上至下垂直设置有第一排液支管,所述暂存区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液支管,第一排液支管、第二排液支管延伸至箱体,并通过三通连接排液总管的一端,所述暂存区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连接有气动隔膜泵,所述进液支管和冲液管上均设置有浮子流量计。
还包括电控箱,干粉投加马达、搅拌机、气动隔膜泵以及浮子流量计均连接所述电控箱。
所述暂存区的顶部插设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连接电控箱。
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阀体,所述排液总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均连接电控箱。
所述料仓的顶部盖设有进料盖。
本实用新型中溶解区与暂存区两槽独立,避免过早激活。目前常用的氧化剂如过硫酸钠、Fenton试剂均需要激活,而氧化剂和激活剂混合过早容易造成失效和药剂的浪费。本设备具有独立双槽结构,在药剂注入之前氧化剂不与激活剂接触,进而可以保证药剂效果,提升氧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按需配制,节约药剂,使用安全,没有喷溅。(2)独立双槽结构,提升氧化效率。(3)本实用新型操作灵活,移动性强,安全性高,即可用于原位修复也可用于异位修复。(4)加药系统可同时配制药剂和激活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修复的混合注药设备的主视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修复的混合注药设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修复的混合注药设备,如图1、图2所示,包括混合用的箱体1,所述箱体1为提高氧化效率采用双槽设计,即包括相互间隔且顶部相互连通的溶解区与暂存区,其中溶解区用于干粉与溶剂的溶解,暂存区用于将溶解配制好的溶液进行暂存,随用随取,所述溶解区与暂存区通过顶部设计的互通的自流槽相互连通。所述暂存区的外侧设置有电控箱2,溶解区的外侧设置有楼梯,用于工作人员攀爬加药使用。
所述溶解区的顶部具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通外设于箱体1外部的料仓3,料仓3的顶部盖设有进料盖4,且于进料口中于料仓3的底部还设置有干粉投加马达5,用于对通过进料口加入的干粉提供动力,最重要的,其能够有效控制通过进料口投入溶解区中的干粉的量,从而有效控制干粉加入量。
所述溶解区的上方还设置有搅拌机6,搅拌机6的动力部分设置于溶解区的上方,所述搅拌机6的搅拌桨则插设于溶解区内部,以便于对溶解区内的干粉进行溶解混合。所述暂存区的顶部插设有液位计7,以便于对暂存区内的液位进行监测,当超过一定的液位时需要对暂存区进行向外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77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