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配用电信息集成系统体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7233.8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2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30/02;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用电 信息 集成 系统 体系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配用电信息集成系统体系结构。
背景技术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是一个跨安全Ⅰ区和Ⅲ区的一体化系统,但由于长久以来,营销、配电、调度业务系统分别独立建设,造成配电网不同角度信息天然割裂,限制了电力业务进一步提升。
目前配电自动化主站技术经过长期努力发展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仍存在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配电系统主站系统覆盖率低,配网调控水平提升受到严重制约;配电自动化终端覆盖率低,只能提供极少量配电设备运行信息,盲调问题突出且配电自动化终端运行工况不稳定,严重影响了自动化主站的信息准确性;基础应用功能自动化水平需要提高,由于资金、通信方式、技术水平、系统运维等方面条件的限制,配电网通信质量相对较低,实时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不能完全保证,存在信号误报、漏报和晚报的情况,对馈线自动化等应用功能的容错性要求较高,导致自动执行功能有所限制;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高级应用的实用化水平有待提高,因模型质量、数据缺乏等原因高级应用功能难以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并进行功能提升,对配电网运行支撑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智能配用电信息集成系统体系结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PMS2.0系统、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数据交换总线模块和智能配电调度总服务器,所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PMS2.0系统、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数据交换总线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口分别与数据交换总线模块的数据输入接口通信相连,所述数据交换总线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口与智能配电调度总服务器的数据输入端口通信相连。
所述智能配电调度总服务器包括总线数据交换服务器、前置数据采集服务器、SCADA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图/模调试服务器、信息交互接口服务器、调度员监视工作站和自动化维护工作站,所述前置数据采集服务器、SCADA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图/模调试服务器、信息交互接口服务器、调度员监视工作站和自动化维护工作站分别与总线数据交换服务器通信相连。
所述智能配电调度总服务器还有打印机,所述打印机与总线数据交换服务器通信相连。
所述智能配电调度总服务器还有天文钟,所述天文钟与总线数据交换服务器通信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基于“电网模型标准化、平台支撑一体化、信息集成规范化、应用功能实用化、人机交互可视化”的设计理念,综合分析应用需求和考虑系统未来发展,通过对配电主站系统建设模式、体系架构、信息交互总线的研究,设计DMS、PMS、GIS、CIS、用电采集系统智能化集成,加强各系统间信息融合和数据交互,实现各系统间智能化集成与资源共享,增强调度信息化和互动化水平,充分利用智能用电系统的建设成果,基于“大营销” 体系和营配调贯通的一体化模型、用采系统的数据,实现电网监控一体化、故障研判一体化、应用分析一体化,提升配网实时监控类应用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配电调度总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2、电力PMS2.0系统;3、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4、电力营销管理系统;5、数据交换总线模块;6、智能配电调度总服务器;6-1、总线数据交换服务器;6-2、前置数据采集服务器;6-3、SCADA服务器;6-4、数据库服务器;6-5、图/模调试服务器;6-6、信息交互接口服务器;6-7、调度员监视工作站;6-8、自动化维护工作站;6-9、打印机;6-10、天文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1、电力PMS2.0系统2、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3、电力营销管理系统4、数据交换总线模块5和智能配电调度总服务器6,所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1、电力PMS2.0系统2、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3、电力营销管理系统4、数据交换总线模块5的数据输出端口分别与数据交换总线模块5的数据输入接口通信相连,所述数据交换总线模块5的数据输出端口与智能配电调度总服务器6的数据输入端口通信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7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起动电路及具备软起动电路的电源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人力资源统计数据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