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6733.X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9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牛磊超;张敬奇;蔡立绍;郭以栋;常卫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24 | 分类号: | H01Q21/24;H01Q19/10;H01Q1/24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9 | 代理人: | 黄建月 |
地址: | 21534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基站天线,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作为无线接入系统的基站天线,也随着通信系统更替而改进,天线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整个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目前,多网运营已经成为运营商网络发展的主旋律,逐渐显现的多网共存情景也对基站天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移动通信已经出现2G/3G/4G系统共存的局面,为了兼容多种通信制式,多频双极化天线已被大规模使用。而随着基站数量的急剧增加、蜂窝小区半径的缩小、新建站点选址困难等问题日益显现,这就要求基站天线加快向多频化、小型化的演进。
现有技术中的阵列天线如图1所示,线性阵列100被布置在金属反射板101上,其每个辐射单元102一般是由相互正交的水平振子和垂直振子组成,形成正极化和负极化,从而产生±45度极化的远场辐射方向图。这种结构不仅增加了成本和生产难度,而且随着天线反射板宽度的变小,线性阵列的边界条件也会变窄,由图2示出的方向图可知,这样会导致天线的水平面波束宽度变宽、增益下降。
因此支持多系统工作的小型化天线正成为基站天线的主要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通过加入寄生振子大幅度压缩天线的水平面波束宽度,提高了天线的增益,而且减小了天线的宽度,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线系统,所述天线系统包括设置在天线反射板上的第一线性阵列和至少一个第一寄生振子,所述第一线性阵列包括复数个第一辐射单元,所述第一寄生振子与至少部分第一辐射单元极化合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寄生振子的正极化和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的正极化合成,所述第一寄生振子的负极化和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的负极化合成。
优选地,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反射板上的第二线性阵列,所述第二线性阵列包括复数个第二辐射单元,所述第一寄生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线性阵列和所述第二线性阵列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寄生振子,所述第二寄生振子与至少部分第二辐射单元极化合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性阵列和第二线性阵列同为高频段线性阵列。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性阵列和第二线性阵列同为低频段线性阵列。
优选地,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反射板上的第三线性阵列和至少一个第三寄生振子,所述第三线性阵列输出的信号频段与所述第一线性阵列输出的信号频段不同,所述第三寄生振子与所述第三线性阵列中的至少部分第三辐射单元形成极化合成。
优选地,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第四线性阵列,所述第四线性阵列与所述第三线性阵列输出的信号频段相同,所述第三寄生振子设置在所述第三线性阵列和第四线性阵列中间位置。
优选地,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第四寄生振子,所述第四寄生振子设置在所述第三线性阵列和第四线性阵列中间位置,所述第四寄生振子与所述第四线性阵列中的至少部分第四辐射单元形成极化合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波束合成技术大幅度压窄天线的水平面波束宽度,同时提高了天线的增益,通过采用寄生振子压窄瓣宽方法减小了天线的宽度,实现天线小型化,减小了天线的迎风面积,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天线系统示意图。
图2是现有天线系统波束方向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天线系统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天线系统实施例一波束方向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天线系统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天线系统实施例二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天线系统,10、反射板,11、第一线性阵列,111、第一辐射单元,12、第二线性阵列,121、第二辐射单元,13、第一寄生振子,2、天线系统,20、反射板,21a、第一线性阵列,21b、第二线性阵列,22a、第三线性阵列,22b、第四线性阵列,23a、第一寄生振子,23b、第二寄生振子,24a、第三寄生振子,24b、第四寄生振子,33、第一寄生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67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式天线及POS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力的高压电线的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