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自一体式多向定位夹紧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56671.2 | 申请日: | 2016-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6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颜杰军;黄祥;孔凡炼;孙怡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多向 定位 夹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自一体式多向定位夹紧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侧围生产线各工位采用平躺方式布置,同一夹具难以共用不同侧围。多车型侧围生产时通常采用独立设计生产线工位或夹具整体切换方式,这样占地面积和设备投资均较大。
对于竖立放置的侧围生产线而言,可以在门槛下方设置Z向共用定位,在侧围中上部(B柱)设置适用于多车型侧围的定位夹紧机构,从而实现多侧围共用生产线。
对白车身侧围B柱的定位,包含Y向的支撑及夹紧、X向前后侧的支撑,且要求该定位可以根据工艺需要手动打开。参照现有夹具设计方法,每个方向的定位的定位部件由气缸、连接板、定位块等部件组成,所以就需要3个气缸及相应连接组件来实现B柱的定位。这样一来,B柱的定位体积庞大,投资较大,且不易于车型混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手自一体式多向定位夹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左右对称的夹紧块,所述左右对称的夹紧块均通过转轴铰接于转臂上,所述夹紧块外侧与转轴之间设有扭簧,所述转臂底端通过转轴铰接于支座上,所述转臂连接有推移驱动装置,所述夹紧块上连接有手动解锁装置。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推移驱动装置包括通过转轴与转臂铰接的推移架,所述推移架底部固定于水平连接板上,所述水平连接板与气缸活塞杆连接,所述气缸固定于支座上。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水平连接板上设有定位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连接头、连接块和第一定位块,所述连接头固定于水平连接板上,所述连接块位于支座内,所述第一定位块固定于连接块上部,且位于左右对称的夹紧块之间的下方,所述连接块上开设竖直的长槽,所述连接头上设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置于长槽内。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手动解锁装置包括分别与左右对称的夹紧块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连接有手柄,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通过第三连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杆铰接于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支座侧面。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转臂内侧固定有第二定位块。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支座包括底板和与底板垂直连接的两根侧杆,所述转臂底端通过转轴铰接于侧杆上。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支座侧面固定于安装座上。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支座外侧与转臂之间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支座内侧与连接块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支座内侧的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且安装方便,很好地解决了多车型侧围共用夹具的内部定位夹紧切换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紧前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夹紧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定位块定位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松开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多个叠加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单个安装示意图。
图中,1-夹紧块、2-第一定位块、3-第二定位块、4-转臂、5-扭簧、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第三连杆、9-手柄、10-推移架、11-连接块(11.1-长槽)、12-安装座、13-气缸、14-限位块、15-压缩弹簧、16-连接头(16.1-活动轴)、17-固定块、18-水平连接板、19-支座(19.1-底板、19.2-侧杆)、20-侧围B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对称的夹紧块1,所述左右对称的夹紧块1均通过转轴铰接于转臂4上,所述夹紧块1外侧与转轴之间设有扭簧5,所述转臂4底端通过转轴铰接于支座19上,所述转臂4连接有推移驱动装置,所述夹紧块1上连接有手动解锁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移驱动装置包括通过转轴与转臂4铰接的推移架10,所述推移架10底部固定于水平连接板18上,所述水平连接板18与气缸13活塞杆连接,所述气缸13固定于支座19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66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的凸轮轴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分户式辐射空调机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