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气密性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5992.0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6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雷土成;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永合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气密性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气密性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电池生产工艺中,在电池组装封盖点胶之后,加酸之前,需要进行电池气密性检测,以防止加酸后电池漏酸产生不良品。传统的气密性检测大多采用人工或者半自动设备通过利用气压进行检测。检测流程包括:密封电池箱盖和箱体间的一圈缝隙,封堵电池箱上的接插模组安置孔;采用向箱体内通入检测气体(通常是空气);采用气压表检测箱体内部气压,读取气压表读数,假如该读数与初始气压值相同或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则箱体的气密性达标,反之则判定未达标。
上述人工化的气密性检测工作虽然能够做的很细致,但缺点是效率低下,尤其是盖和箱体以及接插模组安置孔的封堵,气泵管路和气压表的安装拆卸,操作都繁琐和费时,用工成本高。面对成百上千的待测电池,即便多组工人同时操作,每天的检测量也有限。此外由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易出现误操作,增大检测误差,使很多合格的箱体当做“废品”,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气密性检测系统,以实现电池气密性检测的自动化,提高电池气密性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池气密性检测系统,其包括用于输送电池的输送线体及设于输送线体旁的气密性检测工位;定义XYZ正交坐标系,所述输送线体前进方向为X轴方向,所述气密性检测工位包括:
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设置于输送线体下方,包括气缸及沿Y轴方向并列分布于一平板上的若干个阻挡上升块,所述阻挡上升块为顶面上具有一突起的方块结构,所述阻挡上升块在所述气缸的驱动下沿Z轴方向运动;
对位机构,所述对位机构设置于正对顶升机构的输送线体两侧,包括沿Y轴方向设置的滑轨、装配于滑轨上的夹紧治具及与夹紧治具连接的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治具在夹紧气缸的驱动下沿Y轴方向运动;
气密检测机构,所述气密检测机构设置于正对顶升机构的输送线体上方,包括检测气缸及若干个检测治具,所述检测治具在检测气缸的驱动下沿Z轴方向运动;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顶升机构、对位机构、气密检测机构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升机构的气缸连接于所述平板下方并包括上下叠置的一级气缸、二级气缸。
优选地,所述气密性检测工位还包括设置于输送线体一侧的不良品推出机构,所述不良品推出机构包括推出气缸及与推出气缸相接的挡板,所述挡板在推出气缸的驱动下沿Y轴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气密检测机构包括治具连接架,所述治具连接架的顶部连接检测气缸,所述治具连接架的底部固定有若干个沿X轴方向并列分布的检测治具,所述治具连接架的两侧设置有沿Z轴方向设置的导轨。
优选地,所述气密性检测工位设置于具有工作平面的机柜上,所述输送线体跨过所述机柜的工作平面,在该机柜的工作平面上安装顶升机构、对位机构,在该机柜的顶部固定气密检测机构和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输送线体包括前段输送线体、后段输送线体,所述气密性检测工位处于前段输送线体、后段输送线体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前段输送线体的靠近气密性检测工位的一端设置差速拉距输送带。
优选地,所述输送线体通过电机驱动。
优选地,所述输送线体的两侧设置护栏。
优选地,所述输送线体的两端设置对接辊筒。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电池气密性检测系统通过设计气缸驱动的顶升机构,当待测电池将要进入其对应的检测工位时,气缸驱动阻挡上升块上升至顶面与输送线体的输送面平齐且突起高于输送线体输送面,使待测电池通过突起限位以阻挡其前进;设计对位机构与顶升机构相配合,当待测电池完全进入其对应的检测工位后,夹紧气缸驱动夹紧治具对位于阻挡上升块上的待测电池进行定位,以方便检测治具夹持待测电池;通过顶升机构、对位机构与气密检测机构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分工协作,能够实现电池气密性的全自动检测,大大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检测效率,理论产能达16700颗/8小时,将传统的人工检测改进为全自动检测,极大限度地节约了人力资源,并且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减少人为误差、减少不良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气密性检测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气密性检测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气密性检测系统的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永合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永合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59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