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正极盖帽和具有该盖帽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5329.0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0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许祎凡;孟祎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范晴,程东辉 |
地址: | 2150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正极 盖帽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尤其是锂电池领域,具体设置一种电池正极盖帽和具有该盖帽的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以其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和长循环寿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在车辆动力方面的应用更是突出。
为了提高电池容量,电池生产厂家通过利用电池夹具等部件将许多根单体电池串并联组织在一起,构成大容量的电池组。电池夹具上带有许多个纵横均布的电池安装孔,各个电池安装孔中均固定设置有相互连接的金属导电片,各个单体电池的正极端插入电池安装孔中且与所述金属导电片接触连接。为了提高各个单体电池与电池夹具的连接稳固度,需采用激光焊接技术将金属导电片与单体电池的正极盖帽焊接固定。
锂电池壳体内设有电池卷芯和电解液,锂电池壳体开口端通过电池盖帽进行密封,电池卷芯和电解液处于密封的腔体内。锂电池如出现短路或内部水分过多以及充放电电流过大时,电池壳体内会产生气体;在高温情况下,产生气体过多,锂电池会爆裂,影响电池的安全使用。基于这一原因,现有锂电池的正极盖帽通常设置成这种结构:其包括钢帽和位于钢帽内侧的防爆阀片,钢帽和防爆阀片隔开一定距离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一泄压缓冲腔,防爆阀片上开设有降低结构强度的凹槽。当电池出现故障而在其壳体内会产生大量气体时,高压气体会冲破防爆阀片,而进入泄压缓冲腔中,实现泄压,保证电池安全。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泄压效果,通常会在钢帽上也开设多个排压孔,电池故障时产生的高压气体可通过钢帽上的排压孔排出。
如上所述,因为在电池组的装配过程中,会采用激光焊接技术将金属导电片与单体电池的正极盖帽焊接固定,在激光焊接时,激光焊头产生的高温激光束主要作用于上述金属导电片和正极盖帽上的钢帽,以使金属导电片和钢帽焊接固定。然而,在焊接时,激光焊头产生的高温会辐射至防爆阀片处而烧穿防爆阀片,甚至激光焊头产生的高温激光束会透过或烧穿钢帽而向内烧向防爆阀片而将防爆阀片烧穿,从而使防爆阀片失去防爆功能,这样电池壳体内的电解液就会通过烧穿的防爆阀片向外流向钢帽,再从钢帽上开设的泄压孔流出至电池外部,影响电池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电池正极盖帽和具有该盖帽的电池,以防止电池与电池夹具上金属导电片焊接时电池内部防爆阀片的结构遭受激光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正极盖帽,包括:
钢帽,以及
防爆阀片,其设于所述钢帽内侧,且二者相对固定;
所述钢帽的内侧面上涂覆设置有激光反射涂层。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激光反射涂层涂覆在所述钢帽的中部区域。
所述激光反射涂层涂覆在所述钢帽的整个内侧面。
所述钢帽上开设有若干排压孔。
所述防爆阀片上制有环形凹槽。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防爆阀片内侧、且其上开设有若干透压孔的底片,该底片与所述防爆阀片和钢帽相对固定。
还包括环形的帽壳,所述钢帽、防爆阀片和底片均收容固定于该帽壳内。
所述钢帽、防爆阀片和底片同轴布置。
所述防爆阀片和底片均为铝片。
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结构的电池正极盖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电池采用本实用新型这种结构的正极盖帽后,在电池正极盖帽的钢帽与外部金属导电片进行激光焊接时,设置在钢帽内侧的激光反射涂层能够阻挡激光束向内射向防爆阀片,同时也能减小热量向防爆阀片方向辐射量,有效保护防爆阀片的结构不被激光束烧坏,保证电池正极盖帽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正极盖帽的主视图,图中A处为钢帽与金属导电片的焊接点;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正极盖帽的轴向剖面图;
其中:1-钢帽,1a-排压孔,2-防爆阀片,2a-环形凹槽,3-激光反射涂层,4-底片,4a-透压孔,5-帽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5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正极盖帽和具有该盖帽的电池
- 下一篇:预置智能模块插口的铅酸蓄电池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