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式折流板燃气电子垃圾热解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54985.9 | 申请日: | 2016-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2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 发明(设计)人: | 郭科宏;王宁;钟贵全;王东方;宋敏洁;吴道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12;F23G5/46;F23G5/44;F23L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4 | 代理人: | 郝学江 |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式折流板 燃气 电子垃圾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热解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蓄热式折流板燃气电子垃圾热解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电子产品日新月异,且新旧更替越来越快,由此而产生的电子垃圾正以指数级的增长。其含有的重金属元素会严重的污染环境,电子垃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二恶英等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二次污染。目前用于电子线路板的处理方法主要由机械物理法、冶金提取法、生物处理法和热解法等等,其中机械物理法、冶金提取法、生物处理法等主要侧重于电路板中金属的回收,采用热解法不仅能够回收线路板中的金属而且也能实现线路板中树脂、玻璃纤维等非金属成分的资源化,传统热解方式不能实现连续进出料,且热解工艺复杂、热解效率低、能耗较高。
现有的电子垃圾热解反应器多采用热重实验设备,采用的装置为固定床热解实验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电阻炉、热解反应器、氮气瓶以及气体收集袋等。其中电阻炉提供热源,其内部有一个空间,热解反应器为一个圆柱形容器,物料便放入热解反应器中。热解实验时,首先把装有物料的热解反应器放入到电阻炉内,然后打开氮气瓶通入氮气开始吹扫,吹扫足够时间后,电阻炉通电产生高温温度场,物料便开始热解,气袋开始收集气体,等气体不再生成时,实验结束,待炉体自然冷却至40℃,打开炉体,取出热解残余物,做称重及元素分析,最后关闭仪器。上述固定床热解实验方法,是不能实现物料连续进出的,相应的也不能实现物料连续热解,而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点就是采用螺旋推进方式的反应器,实现连续进出物料、连续热解,这样使得热解工艺更加简便快捷,且此种连续进出物料的热解工艺更易实现工业化。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高效、系统结构和工艺流程都简单的系统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蓄热式折流板燃气电子垃圾热解系统。该系统具有热解效率高、连续进出料以及将电子垃圾分为有机质和金属部分分别处理回收,装置内的热源、压力、气氛稳定、节能效果显著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蓄热式折流板燃气电子垃圾热解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系统包括:原料处理系统、金属回收系统和电子垃圾热解反应系统,其中,所述原料处理系统包括破碎装置和分选装置,用于将电子垃圾分选为金属部分和有机质部分;所述金属回收系统包括酸浸池和电解池,用于将分选得到的金属部分送入所述酸浸池中,向其中加入强酸溶液,金属被完全溶解后,剩余的不含金属部分经所述电子垃圾热解反应系统产生的烟气干燥后,与所述的有机质部分混合,进入所述电子垃圾热解反应系统进行热解反应,金属溶解后得到的富含金属离子的强酸溶液送入所述电解池中进行电解反应,回收金属铜;所述电子垃圾热解反应系统包括:电子垃圾热解反应器、蓄热式燃气加热系统和冷却分离系统,其中,所述电子垃圾热解反应器包括:物料热解组件和反应器壳体,所述物料热解组件横跨所述反应器壳体的两侧,并且所述物料热解组件的两个末端裸露在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外部,所述物料热解组件包括螺旋壳体和物料推进螺旋,其中,所述螺旋壳体自所述反应器壳体一侧沿所述反应器壳体内腔延伸穿过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另一侧,所述螺旋壳体的两个末端裸露在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外部,使得所述反应器壳体与所述螺旋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构成所述蓄热式燃气加热系统的反应器壳体烟气通道;所述的蓄热式燃气加热系统包括:用于产生热烟气的蓄热式燃烧装置和用于输送热烟气的反应器壳体烟气通道,还包括用于改变烟气流向的折流板,所述蓄热式燃烧装置与所述烟气通道相连通,所述折流板安装于所述反应器壳体与所述螺旋壳体之间的所述烟气通道中,其垂直于所述螺旋壳体且沿所述螺旋壳体长度方向均匀布置;所述冷却分离系统包括:间接换热器和用于将高温气体产物经冷却得到热解气和焦油的冷却塔;其中,所述间接换热器的入口与油气出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神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49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