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换挡湿式离合器仿生摩擦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4550.4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9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辉;吕建华;刘伟;常志勇;鲍新新;马云海;孙霁宇;郭丽;佟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13/68 | 分类号: | F16D13/68;F16D69/04;F16D13/72;F16D13/7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邵铭康,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换挡 离合器 仿生 摩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换挡湿式离合器仿生摩擦片。
背景技术
动力换挡也称为负载换挡,是目前国内外车辆机械上广泛应用的换挡技术,它可以实现一边工作,一边换挡变速,换挡操作简单且动力不中断,改善了换挡过程的操纵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中,湿式离合器摩擦片是动力换挡的关键部件,但是现有的动力换挡湿式离合器摩擦片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摩擦片工作时浸泡在冷却油中,摩擦片的摩擦粘附性能大为降低,造成换挡时间长,换挡冲击大,直接影响了换挡的快速性和平稳性。
2、表面油槽散热性能差,无法及时有效排出热量,影响了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高摩擦粘附性能且散热性能优良的湿式离合器摩擦片。
树蛙生活在热带雨林潮湿环境下,生存活动主要在树上,可以长时间的附着在物体表面。研究发现树蛙趾端由大量的六棱柱细胞密排构成,在爬行过程中能迅速排出趾端与物体表面之间多余的液体并利用趾端产生的表面张力粘附在湿滑的基底上,表现出导流能力强、摩擦粘附性能好的特点。因此,受树蛙趾端结构性能启发进行湿式离合器摩擦片设计,以提高摩擦片的散热性能与摩擦粘附性能,实现快速导流散热和快速换挡、平稳换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换挡湿式离合器仿生摩擦片,该仿生摩擦片根据树蛙趾端的六棱柱结构导流能力强、摩擦粘附性能好的特点设计摩擦片表面结构及油槽形式,提高动力换挡湿式离合器摩擦片的摩擦粘附性能和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由芯板A、摩擦衬片ⅠB和摩擦衬片ⅡC组成,其特征在于:芯板A为环状盘形,芯板A的内圈圆周面上设有模数2-4的花键齿1为30-80个。
摩擦衬片ⅠB固接于芯板A的正面,摩擦衬片ⅡC固接于芯板A的反面。
摩擦衬片ⅠB和摩擦衬片ⅡC的结构完全相同,摩擦衬片ⅠB和摩擦衬片ⅡC的表面均被油槽Ⅰ3分割成正六边形的摩擦单元Ⅰ2,每个摩擦单元Ⅰ2的表面被油槽Ⅱ5分割成正六边形的摩擦单元Ⅱ4。
所述芯板A的材料为黄铜,芯板A的外径d1为118-305mm,内径d3为65-245mm,厚度t1为1.5-2mm。
所述摩擦衬片ⅠB和摩擦衬片ⅡC的外径与芯板A的外径相同,均为118-305mm,内径d2为67-247mm,厚度t2均为0.4-1.5mm。
所述的油槽Ⅰ3的横截面为矩形时,其深度t4与摩擦衬片ⅠB或摩擦衬片ⅡC的厚度t2间的关系为:t4=(0.5-0.7)t2±0.1mm,油槽Ⅰ3的宽度t3为1-1.5mm。
所述油槽Ⅰ3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时,其深度t5与摩擦衬片ⅠB或摩擦衬片ⅡC的厚度 t2间的关系为:t5=(0.5-0.7)t2±0.1mm,油槽Ⅰ3的两等腰边的夹角α为30°-80°mm。
所述油槽Ⅰ3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时,其半径R1与摩擦衬片ⅠB或摩擦衬片ⅡC的厚度t2间的关系为:R1=(0.5-0.7)t2±0.1mm。
所述摩擦单元Ⅰ2的正六边形内接圆直径d4与油槽Ⅰ3的宽度t3的比例为8:1。
所述油槽Ⅱ5的横截面为矩形时,其深度t7为20-40um,宽度t6为50-75um。
所述油槽Ⅱ5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时,其深度t8为20-40um,油槽Ⅱ5的两等腰边的夹角β为30°-80°mm。
所述油槽Ⅱ5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时,其半径R2为20-40um。
所述摩擦单元Ⅱ4的正六边形内接圆直径d5与油槽Ⅱ5宽度t5的比例为8: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如下:当含有摩擦片工作时,冷却油在油槽Ⅰ3中流动,并由于摩擦单元Ⅰ形成正六边形结构的导流作用,快速、均匀、充分地散布在整个摩擦片上并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摩擦材料表面六边形微观结构与冷却油形成表面张力,对接触表面起到黏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45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