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体感应报警器控制电路及人体感应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4453.5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3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蔡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全智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22 | 分类号: | G08B1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感应 报警器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安防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人体感应报警器控制电路及人体感应报警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人类居住地的集聚,如何有效地防盗就是一个现实的社会课题。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盗贼从窗户潜入室内盗窃,人们会在窗户上安装人体感应报警系统进行监控,例如申请号为CN201520704254.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人体感应远程报警装置,它包括用于检测是否有人的热释电红外检测电路、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报警的微控制器以及响应于微控制器的控制进行示警的远程报警端,当热释电红外检测电路检测有人时,远程报警端开始向使用者进行示警。
此外,现有技术中为了节约电能常采用太阳能转换装置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对用电器进行供电,故而可以利用太阳能转换装置给蓄电池充电继而持续对报警器进行供电,事实上蓄电池充电时只有在充电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压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充电,但是太阳能转换装置输出的电压以及电流与光线强度正相关,这就会出现蓄电池电量充满后,太阳能电池板的充电电压过高使得依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继而使蓄电池充电过量引起使用寿命缩短,故而该技术应用仍具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感应报警器控制电路,具有给蓄电池充电不易过充从而使用寿命长久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体感应报警器控制电路,包括给报警器供电的蓄电池以及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给蓄电池充电的光电转换电路,所述蓄电池还电性连接有比较蓄电池电压达到充电饱和值以输出充电停止信号的充电控制电路以及响应于充电停止信号关断以停止给蓄电池充电的充电开关电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蓄电池给报警器进行供电并且通过光电转化电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给蓄电池进行充电,节能环保,有利于缓解用电压力,此外,充电控制电路比较蓄电池的电压与充电饱和值的大小并在蓄电池的电压达到充电饱和值时输出充电停止信号,充电开关电路响应于充电停止信号关断,从而停止给蓄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在蓄电池充满电时即停止继续充电,有利于避免电池过充,一定程度上增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检测有人通过以输出人体检测信号的人体检测电路、与人体检测电路电性连接并且响应于人体检测信号以输出示警控制信号的示警控制电路以及与示警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并响应于示警控制信号以进行示警的示警电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通过住宅内人体感应报警器安装处时,人体检测电路检测到此时有人继而输出人体检测信号至示警控制电路,示警控制电路接收到人体检测信号后被触发,继而响应于人体检测信号输出示警控制信号,示警电路接收到示警控制信号后开始进行示警,人们收到示警知晓后即可进行查看是否有异常情况,从而提高了住宅的安全监控效果。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还电性连接有用于将供电电源变压、稳压后给人体检测电路以及示警控制电路进行供电的稳压电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压电路将蓄电池电源降压、稳压,进而给后续电路提供合适、稳定的电压。
优选的,所述示警电路包括响应于示警控制信号以发声示警的声音警示部。
优选的,所述示警电路包括响应于示警控制信号以发光示警的灯光警示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示警电路接收到示警控制信号时,声音警示部开始发声以进行示警,值守人员听到示警声之后即知晓有人闯入,与此同时灯光警示部开始进行发光示警,值守人员即可通过灯光得知闯入者的具体地点,节省了根据声音寻找的时间,给监控防护带来便利。
优选的,所述人体检测电路为热释电红外检测电路。
优选的,所述充电开关电路为三极管开关电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释电红外检测电路以及三极管开关电路所采用的电器原件皆常见且价格便宜,故而损坏后维修维护成本低,此外热释电红外检测电路的误检率低,减少了无故报警情况的发生。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感应报警器,具有给蓄电池充电不易过充从而使用寿命长久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体感应报警器,包括如上所述的人体感应报警器控制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全智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全智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44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辅助变流器及辅助变流器外接系统
- 下一篇: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