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镜头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4106.2 | 申请日: | 2016-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3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韦传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阿凡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3216 | 代理人: | 许立举,曹俊 |
地址: | 新加坡宏茂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头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不断地朝着智能化发展,除了数码相机外,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也都配备了拍照摄像功能的镜头模组,以满足用户随时拍照的需要。
相关技术的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收容于所述镜头筒内的镜片和压环,所述镜片物侧面与所述物侧面相对的像侧面,所述压环设于所述镜片的像侧面并将所述镜片固定于所述镜头筒内;
然而,相关技术中,由于压环压设镜片时仅靠点胶实现镜片的固定,使得结构稳定性差,且镜片边缘也容易产生杂光。从而影响镜头模组的光学性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镜头模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压环压设稳定可靠,且能够通过压环的设置,有效减少镜片边缘的杂光的镜头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收容于所述镜头筒内的镜片和压环,所述镜片包括物侧面和与所述物侧面相对的像侧面,所述压环设于所述镜片的像侧面并将所述镜片固定于所述镜头筒内,所述镜片的像侧面的周缘处设置有与所述压环相配合的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镜头筒之间配合形成压环位,所述压环压入所述压环位将所述镜片压紧于所述镜头筒内。
优选的,所述镜片包括自像侧面的周缘向物侧面凹设的台阶面及连接所述台阶面和所述像侧面的台阶侧壁,所述台阶面和所述台阶侧壁形成所述缺口。
优选的,所述压环包括环体和自所述环体凸设的并与所述压环位紧配的凸起。
优选的,所述台阶面与所述镜片的像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凸起外凸于所述环体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环体抵接于所述镜片的像侧面。
优选的,所述镜片的外周抵接于所述镜头筒。
优选的,所述压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环体的底部边缘的点胶槽,所述点胶槽与所述镜头筒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模组通过在镜片的像侧面的周缘处设置缺口与镜头筒配合形成压环位,压环压入压环位从而将镜片压紧于镜头筒内,以此能够使得压环稳定可靠的压设镜片,并有效减少镜片边缘的杂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镜头模组100,包括镜头筒1、收容于所述镜头筒1内的镜片2和压环3,所述镜片2包括物侧面21与所述物侧面21相对的像侧面22,所述压环3设于所述镜片2的像侧面22并将所述镜片2固定于所述镜头筒1内,所述镜片2的像侧面22的周缘处设置有缺口23,所述缺口23与所述镜头筒1配合形成压环位,所述压环3压入所述压环位将所述镜片2压紧于所述镜头筒1内。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镜片2包括自像侧面22的周缘向物侧面21凹设的台阶面24及连接所述台阶面24和所述像侧面22的台阶侧壁,所述台阶面24和所述台阶侧壁形成所述缺口23,所述压环3包括环体33和自所述环体33凸设的并与所述压环位紧配的凸起31,所述台阶面24与所述像侧面2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凸起31外凸于所述环体33的距离,所述环体33可以抵接于所述镜片2的像侧面22,所述镜片2的外周抵接于所述镜头筒1,所述压环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环体33底部边缘的点胶槽32,所述点胶槽32与所述镜头筒1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镜头模组,能够通过压环3(优选为压环3上的凸起31)与缺口23和镜头筒1配合形成的压环位的压紧配合,有效抵紧镜片,起到稳定可靠的连接,为了使得压环能够进一步有效的与镜头筒紧固,可以通过点胶槽32点胶使压环与镜头筒有效粘合,进而对压环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41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终端及其提供方法
- 下一篇:产品到位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