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辆的徽标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3701.4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8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皓;陈正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10 | 分类号: | B60R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1 | 代理人: | 范晓斌,薛峰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徽标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外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徽标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徽标一般位于车头的正前方和车尾的正后方。《关于车辆就其外部凸出物认证的统一规定》文件中规定,车身外表面凸出零件部位的曲率半径不得小于2.5mm,这一要求不适用于凸出车身外表面不到1.5mm的零部件,以及凸出车身外表面在1.5mm到5mm之间但其朝外的部分是圆滑的区域。
限定车身外表面凸出零件部位的曲率半径的其中一个目的是避免凸出零件在事故中对行人构成伤害,尤其是为了避免车身凸出零件戳入行人或者划/隔伤行人。因此,在越来越严格的行人保护法规下,需要对车身徽标结构做一定的设计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徽标固定装置,使其既满足徽标的立体造型,又可以减少在碰撞事故中由于车身冲撞或刮擦,凸出物徽标对人体带来伤害的危险性或严重性。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徽标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处用于固定所述徽标的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和所述徽标之间具有一预设距离;可伸缩元件,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徽标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基座处,所述可伸缩元件在所述徽标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沿着所述外力作用的方向产生变形,以改变所述预设距离,其中,所述可伸缩元件的自由长度不小于所述预设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基座包括:底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徽标相对;设置在所述底面处的凹部,所述凹部由至少部分所述底面朝着背离所述徽标的方向弯折而形成;和设置在所述凹部处的第一通孔;其中,所述徽标包括徽标本体和凸柱,所述凸柱的一端连接所述徽标本体,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凸柱包括:增大部,其连接至所述徽标本体;和与所述增大部相连的连接部,其具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其中,所述增大部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凸柱的数量具有多个,所述凹部的数量不少于所述凸柱的数量,其中,每一凹部均具有所述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元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凹部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增大部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端部处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壁具有螺纹;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紧固件,其一端具有与所述中空内壁的所述螺纹相配合的螺纹,以使得所述紧固件的一端能够旋入所述中空结构;和设置在所述紧固件和所述凹部之间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构造成能够使得所述紧固件的一端正好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等于或略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元件构造成在所述外力消失时能够恢复到所述外力消失前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车辆的徽标固定装置由于徽标的固定基座与徽标之间具有一个预设距离,并且两者之间还设有可伸缩元件以改变两者之间的预设距离,因此当可伸缩元件在不受力状态时能满足徽标本体的立体美观造型;当受到外力时可伸缩元件受压变形使徽标与固定基座之间的预定距离改变,这又可以减少在碰撞事故中由于车身冲撞或刮擦,凸出物徽标对人体带来伤害的危险性或严重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徽标固定装置,能够满足《关于车辆就其外部凸出物认证的统一规定》文件中的对外部凸出物的凸出高度和曲率半径的要求。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车辆的徽标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固定基座,2、徽标本体,3、凸柱,4、弹簧,5、垫片,6、螺钉,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3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