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路排水槽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3536.2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3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许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博睿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2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 水槽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公路排水槽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名声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提高,公路作为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的一部分,公路的发展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相关部分对公路建设建设问题也不断地提出战略性的方针政策。
公路工程中为了减少积水以及水损坏,排出公路表面的积水,需要在公路边缘设置排水槽,但是公路上常常有斜面,而进行污水排放的下水道口通常会设置在处于公路平面上的排水槽内,所以斜面与平面之间需要进行衔接才能够使得处于斜面的排水槽内的水流至处于平面上的下水道口内进行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排水槽连接装置,该公路排水槽连接装置通过柔性的管道将处于斜面与平面的排水槽进行衔接,从而能够将处于斜面的排水槽内的水流至处于平面上的下水道口内来进行排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排水槽连接装置,包括位于公路两侧上的平面排水槽、位于公路斜面的斜面排水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平面排水槽底面的排水口,所述平面排水槽与所述斜面排水槽之间设置有衔接管道,所述衔接管道为柔性材料,所述衔接管道内设置有用于张紧所述衔接管道的张紧组件,所述衔接管道的端部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平面排水槽与所述斜面排水槽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卡接件进行配合的卡接槽,所述衔接管道通过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接槽的配合分别与所述平面排水槽以及所述斜面排水槽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平面排水槽与斜面排水槽之间设置衔接管道,能够使两者实现连通,并且衔接管道为柔性材料,所以可以弯曲,从而不受地形的限制,但是衔接管道可能会因为自身柔软而导致衔接管道发生折叠或者干瘪、扁平的情况,从而会阻挡水流通过,所以在衔接管道内设置张紧组件,能够使得衔接管道内部呈张紧、膨胀的状态,斜面排水槽内的水流能够通过膨胀的衔接管道流入至平面排水槽内直到通过设置在平面排水槽上的排水口排出,为了能够使得衔接管道固定连接在平面排水槽以及斜面排水槽的端部,所以在衔接管道上设置有卡接件,在平面排水槽以及斜面排水槽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卡接槽,通过卡接件与卡接槽的配合,衔接管道能够固定在平面排水槽以及斜面排水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张紧组件包括设置在衔接管道内的若干张紧框,若干所述张紧框的外表面与所述衔接管道的内壁贴合,所述衔接管道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张紧框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张紧框贴合在衔接管道的内壁上,使得衔接管道始终处于膨胀的状态,不会出现折叠或者干瘪的情况,衔接管道也就始终保持膨胀的状态,从而利于水流的通过,在衔接管道内设置的限位组件也能够防止张紧框滑动而脱离出衔接管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张紧框之间的间距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之间张紧框之间的间距相同从而能够使得衔接管道各部分的膨胀大小相同,衔接管道不会出现通体不均匀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周向凸出设置在所述衔接管道内壁上的张紧槽,所述张紧框通过所述张紧槽与所述衔接管道进行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张紧框能够卡接在张紧槽内,从而能够防止张紧框滑离出衔接管道导致衔1接管道出现扁平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衔接管道的材质为布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不仅具有一定的柔性、价格低廉,并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能够增加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件为竖直贴合设置在所述衔接管道内壁上的矩形卡块,所述卡接槽为分别设置在所述平面排水槽内壁上以及所述斜面排水槽内壁上的嵌合槽,所述平面排水槽以及所述斜面排水槽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地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衔接管道时,打开放置在平面排水槽以及斜面排水槽上端的盖板,通过将设置在衔接管道内壁上的矩形卡块卡接于嵌合槽内以后,能够实现衔接管道的固定,并且路面上的积水能够通过盖板上的地漏流入到平面排水槽以及斜面排水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面排水槽以及所述斜面排水槽上设置有供所述盖板放置的放置槽,当所述盖板放置在所述放置槽上时,所述盖板表面抵接于所述衔接管道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博睿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博睿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35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 下一篇:薄膜电容器及其电容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