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涡流管的压缩式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3328.2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7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微;刘梦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9/04 | 分类号: | F25B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13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流 压缩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涡流管的压缩式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低温制冷系统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目前的低温制冷系统,其具有的压缩机的压缩比大,往往造成压缩机排气口所排出的气体温度过高,从而导致严重影响到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降低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增加压缩机的功耗。因此,有必要对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加以限制。
目前,对于低温压缩机,为了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压缩机上均带有补气口(即补气节能孔),其补气主要靠由经济器对部分制冷工质(如氟利昂)进行自身吸热蒸发后,形成的气态制冷工质进入到该补气口中。该过程中。往往还需要增加蒸发器、板换、膨胀阀、电磁阀等功能部件,进入蒸发器前的工质需经过膨胀阀的节流降压,因此,显著增加了低温压缩机的生产成本,严重影响了低温压缩机的广泛普及。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压缩式制冷系统,其结构简单,可以在保证有效对压缩机进行补气,显著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的同时,降低整体的生产成本,促进压缩机的进一步推广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涡流管的压缩式制冷系统,其结构简单,可以在保证有效对压缩机进行补气,显著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的同时,降低整体的生产成本,促进压缩机的进一步推广普及,有利于广泛地生产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涡流管的压缩式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涡流管、压缩机和蒸发器;
所述涡流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压缩机和蒸发器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冷凝器和压缩机相连通,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器相连通。
其中,所述压缩机上具有吸气口、排气口和补气口,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涡流管上具有冷气入口、热气出口、饱和液出口和冷气出口;
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口合流后与所述涡流管的冷气入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入口与所述涡流管的热气出口相连通;
所述涡流管的饱和液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通;
所述涡流管的冷气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相连通。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涡流管的压缩式制冷系统,其结构简单,可以在保证有效对压缩机进行补气,显著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的同时,降低整体的生产成本,促进压缩机的进一步推广普及,有利于广泛地生产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涡流管的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二冷凝器,2为热气出口,3为涡流管,4为饱和液出口,5为冷气入口,6为冷气出口,7为第一冷凝器,8为压缩机,9为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涡流管的压缩式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7、第二冷凝器1、涡流管3、压缩机8和蒸发器9。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涡流管3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器7、第二冷凝器1、压缩机8和蒸发器9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7分别与所述第二冷凝器1和压缩机8相连通,所述压缩机8与所述蒸发器9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压缩机8上具有吸气口、排气口和补气口,所述压缩机8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7的入口相连通(例如可以通过一根管道);
所述涡流管3上具有冷气入口5、热气出口2、饱和液出口4和冷气出口6;
所述第一冷凝器7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1的出口合流后与所述涡流管3的冷气入口5相连通(例如可以通过一根管道);
所述第一冷凝器7的入口与所述涡流管3的热气出口2相连通(例如可以通过一根管道);
所述涡流管3的饱和液出口4与所述蒸发器9的入口相连通,所述蒸发器9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8的吸气口相连通(例如可以通过一根管道);
所述涡流管3的冷气出口6与所述压缩机8的补气口相连通(例如可以通过一根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3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