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面布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3314.0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7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蕴;陈曲波;刘建军;张萌;贾皓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30 | 分类号: | H02G3/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布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布线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踢脚线平面布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布线是家庭装修中的一项基础工程,为达到既安全又美观,传统的布线方式一般都采用在墙上开槽埋线的办法,即在布线时,先在地面或墙面开槽,并将PVC塑料导线管埋于地面或墙面的开槽内,然后使用水泥砂浆填补开槽。线缆穿设在PVC导线管内,从而便于以后线路的更换。
然而,上述线槽隐蔽工程对施工的要求高,施工量大,施工质量难以验收,一旦发现问题,电路维修需要重新凿墙进行检修,维修难度大,施工步骤复杂。与此同时,传统的线槽隐蔽工程往往将不同的回路混在一起,强弱电路相互干扰常常引起弱电设备出现故障,影响人们的正常用电。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线槽的产品对线槽内部进行了区域划分,用以分隔不同的回路。这类产品解决了强弱电相互干扰的问题,使得走线变得更为规范。但这类产品依旧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墙面开槽产生施工垃圾,影响施工环境;二是电路维修步骤过于复杂,人工消耗大;三是施工过程难以实现规范化,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电气布线复杂、维护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平面布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平面布线装置,包括底板和扣板,其中:所述底板的背面为平面,且该底板的正面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突出的第一卡扣;两个第一卡扣之间具有三块水平设置的肋板,且相邻的肋板之间分别形成线槽;所述扣板的背面与第一卡扣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二卡扣,且该扣板通过第二卡扣与第一卡扣之间的扣接配合固定到底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面布线装置中,相邻的肋板的相对面具有卡口,所述平面布线装置还包括两端分别扣于相邻肋板的卡口的卡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面布线装置中,所述第一卡扣、肋板和第二卡扣均通长设置,所述卡件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面布线装置中,所述扣板包括水平部和垂向部,且该扣板固定到底板时垂向部覆盖底板的正面、水平部覆盖底板的顶面;所述扣板水平部的自由端具有向下的凸棱;位于所述底板正面的底端的第一卡扣的下方具有垂向槽口。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面布线装置中,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卡勾和位于该第一卡勾背面的沟部,所述第二卡扣包括第二卡勾和凸条,且在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相扣时,所述第一卡勾勾住第二卡勾且所述凸条嵌入第一卡勾背面的沟部。
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线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固定在墙面底端的平面布线装置来实现墙面走线,不仅避免了在墙面开槽布线、方便了电气线缆的安装和维护,也利于标准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布线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布线装置中底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布线装置中扣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布线装置中扣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布线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平面布线装置可用于室内装修中的强电线缆、弱电线缆的布线。本实施例中的平面布线装置包括底板10和扣板20,上述底板10和扣板20可均为型材,其中底板10的背面为平面,且该底板10以背面紧贴墙面顶端的方式固定在墙面上(例如通过膨胀螺丝等);上述底板10的正面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突出的第一卡扣,且两个第一卡扣之间具有三块水平设置的肋板11;相邻的肋板11之间形成线槽16,即三块肋板11构成两个线槽16,分别用于布设强电线缆和弱电线缆;扣板20的背面与第一卡扣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二卡扣,且该扣板20通过第二卡扣与第一卡扣之间的扣接配合固定到底板10。
上述底板10和扣板20可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塑胶材料制成,从而在布设线缆的同时可作为建筑室内的踢脚线。上述平面布线装置的长度可为60-100CM,并以长度方向拼接的方式实现整个室内的强电线缆和弱电线缆布设。并且为增加强度,三块肋板11的顶端可与第一卡扣的顶端持平,这样在扣板20扣于底板10时,扣板20与底板10之间具有5条抵接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3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