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氮控氧主动防火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52995.9 | 申请日: | 2016-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5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东;尤昌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一泰消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2/00 | 分类号: | A62C2/00;A62C3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氮控氧 主动 防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防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氮控氧主动防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消防安全,通常在建筑物内安装各种自动灭火系统。对于存在有重要设备或物资的封闭空间(如各类机房、重要物资库房等),为了防止被保护的对象免受灭火介质污损,往往要安装化学或惰性气体灭火系统。这些气体灭火系统必须采用大数量高压钢瓶或大容量压力容器,将灭火所需要的灭火介质长期储存在现场,待发生火灾时才释放出来,利用气体化学或物理的作用进行扑救。
各类灭火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立足于灭火,而不是主动防火,即需要在火灾发生以后才被动发挥灭火作用,而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各类气体灭火系统的一个重要缺陷是难免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化学物质或气体的危害)、对保护空间内的人员危害(包括窒息和毒害)以及对内部设备物资的损伤(冷激、射流冲击等)。即使某些被称为可以通过灭火浓度控制,达到对人员生命安全无害的气体灭火系统,其实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难以实时且精确地达到其保证安全的各种条件(如保护空间容积,灭火剂用量等),所以仍然无法达到安全无伤害的目标。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注氮控氧主动防火系统,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注氮控氧主动防火系统,以实时且精确地达到保证安全的条件,起到主动防火的效果,确保环境、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注氮控氧主动防火系统,包括供氮装置、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防火保护空间,供氮装置向防火保护空间中通入氮气,防火保护空间内设有两个氧浓度探测器,控制模块分别连接供氮装置和氧浓度探测器,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制器、氧浓度上限模块、氧浓度下限模块、报警控制器和报警装置,主控制器分别连接氧浓度上限模块、氧浓度下限模块和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连接报警装置,主控制器和报警控制器分别位于防火保护空间的内部和外部。
所述防火保护空间的容积小于540m3时,供氮装置通过无管网注氮的方式向防火保护空间中通入氮气;防火保护空间的容积为540-8000m3时,供氮装置通过管网注氮的方式向防火保护空间中通入氮气。
所述供氮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组和气体分离机组,空气压缩机组和气体分离机组分别位于防火保护空间的外部和内部,空气压缩机组和气体分离机组相互配合实现无管网注氮。
注氮控氧主动防火系统还包括进气管道和注氮管道,供氮装置通过进气管道垂直连接注氮管道,注氮管道均匀设置在防火保护空间内,且注氮管道上设有至少两个氮气注入口,氮气注入口对称分布在进气管道的两侧,以实现管网注氮。
所述氮气注入口垂直向下。
注氮控氧主动防火系统还包括氧浓度显示模块,氧浓度显示模块连接所述报警控制器。
所述氧浓度探测器的安装位置距地面的距离为1.5-1.6m。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且精确地达到保证安全的条件,起到主动防火的效果,尤其是针对环境、人员和财产起到有效的的保护作用:
1)保护环境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气体为氮气,氮气为全天然气体,其使用不会破坏生态及环境;
2)保护生命
防火保护空间内的氧浓度随着氮气的注入而下降,使火无法燃起,尤其当氧浓度低至14%-16%之间时,防火保护空间内不会着火,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氧浓度对人体无害;
3)保护财产
本实用新型是在防火保护空间内注入常压的气态氮气,使防火保护空间内的氧浓度降低,在该环境内,火无法燃起,不会破坏防火保护空间内的任何设备,甚至这种低氧环境还可以延缓因氧化反应而造成的破坏,对财产起到最完全和有效的保护。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模块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
1-供氮装置;2-控制模块;21-主控制器;22-氧浓度上限模块;23-氧浓度下限模块;24-报警控制器;25-报警装置;3-氧浓度探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一泰消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一泰消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29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