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节球销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52940.8 | 申请日: | 2016-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3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 发明(设计)人: | 徐瑗徽;徐锡云;张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海县鑫鸿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1 | 代理人: | 骆文军 |
| 地址: | 31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节球销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转向节球销模具。
背景技术
球头销是汽车、拖拉机上的重要连接零件,同时也是保证汽车操纵的稳定性,行驶的平顺性、舒适性、安全性及使汽车正确、准确行驶的关键部件,转向节球销是一种球头位于杆部中间的球头销,据现有技术,利用车床对物料进行车削,浪费材料,成本高,同时强度低硬度低,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强度高、硬度高且使用寿命长的球头销模具的转向节球销模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向节球销模具,包括产品,所述的产品包括第一杆部、球头和第二杆部,所述的球头位于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的中间,它还包括用于强束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以及成型球头下部分的第一模具和用于成型球头上部分的第二模具。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先利用第一模具对强束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以及成型球头下部分,然后利用第二模具成型球头上部分,合理分配先后成型的部分,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做出来的产品强度高、硬度高且使用寿命长。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模具包括第一主模和第一冲模,所述的第一主模包括第一主模壳和设在第一主模壳内的第一主模芯,所述的第一主模芯内设有用于强束第二杆部和第一杆部一部分和成型球头下半部分的第一型腔,所述的第一冲模内设有第一冲头和用于强束第一杆部另一部分的第二型腔,所述的第一冲头与第二型腔连通,所述的第一冲头、第二型腔和第一型腔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的第一冲头一端在第一主模和第一冲模合模后位于第一型腔内,结构简单,利用第一模具对强束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以及成型球头下部分,可靠性高,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模具包括第二主模和第二冲模,所述的第二主模包括第二主模壳和设在第二主模壳内的第二主模芯,所述的第二主模芯内设有用于放置第二杆部和球头下半部分的第三型腔,所述的第二冲模内设有第二冲头和用于成型球头上半部分和放置第一杆部的第四型腔,所述的第二冲头与第四型腔连通,所述的第二冲头、第四型腔和第三型腔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结构简单,节省材料,利用第二模具成型球头上部分,强度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主模上端设有导向槽,所述的第二冲模下端设有导向凸起,所述的导向凸起滑动配合在导向槽内,便于合模与脱模,起导向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向槽位于第三型腔的上方,所述的第四型腔位于导向凸起内,保证在导向槽与导向凸起滑动配合时合模与脱模顺畅无阻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节球销模具第一模具合模前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节球销模具第二模具合模后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节球销模具产品的主视图。
其中,1、产品,2、第一杆部,3、球头,4、第二杆部,5、第一冲模,6、第一主模壳,7、第一主模芯,8、第一型腔,9、第一冲头,10、第二型腔,11、第二主模,12、第二冲模,13、第二主模壳,14、第二主模芯,15、第三型腔,16、第二冲头,17、第四型腔,18、导向槽,19、导向凸起,20、第一主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节球销模具,包括产品1,所述的产品1包括第一杆部2、球头3和第二杆部4,所述的球头3位于第一杆部2和第二杆部4的中间,它还包括用于强束第一杆部2和第二杆部4以及成型球头3下部分的第一模具和用于成型球头3上部分的第二模具,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先利用第一模具对强束第一杆部2和第二杆部4以及成型球头3下部分,然后利用第二模具成型球头3上部分,合理分配先后成型的部分,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做出来的产品强度高、硬度高且使用寿命长。
所述的第一模具包括第一主模20和第一冲模5,所述的第一主模20包括第一主模壳6和设在第一主模壳6内的第一主模芯7,所述的第一主模芯7内设有用于强束第二杆部4和第一杆部2一部分和成型球头3下半部分的第一型腔8,所述的第一冲模5内设有第一冲头9和用于强束第一杆部2另一部分的第二型腔10,所述的第一冲头9与第二型腔10连通,所述的第一冲头9、第二型腔10和第一型腔8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的第一冲头9一端在第一主模20和第一冲模5合模后位于第一型腔8内,结构简单,利用第一模具对强束第一杆部2和第二杆部4以及成型球头3下部分,可靠性高,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海县鑫鸿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海县鑫鸿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2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