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串并联切换的燃气机压缩吸收复合热泵供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2934.2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2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国;李亚军;董付江;加磊磊;田中允;张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5/02 | 分类号: | F25B25/02;F25B27/02;F25B41/00;F04B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并联 切换 燃气 压缩 吸收 复合 供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热泵供热装置,尤其是可进行串并联模式切换的燃气机压缩吸收复合热泵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发动机驱动型压缩式热泵装置以天然气或沼气等清洁能源为燃料,通过燃气发动机驱动压缩机实现制热循环。其优点是可充分回收燃气发动机缸套和烟气余热,从而提高燃气发动机驱动型压缩式热泵装置一次能源利用率。但燃气发动机余热直接经过热交换方式用于辅助供暖或制备生活热水,存在着巨大的不可逆损失。
在现有的技术中,有燃气发动机动力驱动的压缩式热泵与燃气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复合的热泵装置(申请号:CN201620123449.1和CN201610087543.0),可充分利用燃气发动机余热,降低烟气的排放温度,从而实现燃气的高效利用。但是,该复合型热泵装置随着室外环境空气温度的降低,压缩机耗功增加,制热能力大幅衰减,严重限制了燃气发动机驱动型复合热泵装置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进行串并联模式切换的复合式热泵供热装置,可有效缓解燃气发动机驱动型热泵装置因室外环境温度降低产生的性能衰减,进而拓展装置的应用范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串并联切换的燃气机压缩吸收复合热泵供热装置共包括四部分:燃气发动机部分、压缩式热泵部分、吸收式热泵部分、制热供回水部分。
所述燃气发动机部分包括燃气发动机,所述的燃气发动机通过缸套循环水管与缸套换热器连接,所述的燃气发动机通过排烟管与烟气换热器相连。
所述压缩式热泵部分包括压缩机,所述的压缩机与所述的燃气发动机通过皮带相连,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依次与油分离器、第一冷凝器、储液器、第一膨胀阀、第一蒸发器、辅助蒸发器、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制冷剂入口相连。
所述吸收式热泵部分包括发生器,所述发生器与第二冷凝器入口相通,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第二膨胀阀和第二蒸发器相连接。所述的发生器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溶液热交换器和吸收器入口相连,所述的吸收器出口通过第四连接管与溶液泵、所述溶液热交换器、所述发生器的入口相连。
所述制热供回水部分分成两种情况:
所述制热供回水部分在环境温度高于Topt时,所述用户回水分成两路。一路回水通过第五连接管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缸套换热器,所述烟气换热器;另一路回水通过第六连接管依次通过第一阀门,第二水泵,所述吸收器,所述第二冷凝器,第四阀门。
所述制热供回水部分在环境温度低于Topt时,所述用户回水通过第五连接管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缸套换热器,所述烟气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热水通过第六连接管依次通过所述吸收器,所述第二冷凝器,第三阀门,所述辅助蒸发器,第二阀门,第二水泵完成一个封闭循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增益效果:
其一,燃气发动机驱动型压缩式热泵耦合吸收式热泵之后,不但能大大提高装置整体的制热量,同时还可以降低烟气的排放温度,从而实现燃气的高效清洁利用;其二,本装置还具有串并联模式切换的特点。在室外环境温度较高时采用两种热泵并联供热,在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采用吸收式热泵产生的热水作为压缩式热泵的辅助蒸发热源的串联方式供热,提高了压缩式子装置循环的蒸发温度,从而减少了压缩机耗功,提高了装置性能特性,大大扩展了所述复合热泵供热装置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串并联切换的燃气机压缩吸收复合热泵供热装置在并联模式时的实施示意图;
图2是串并联切换的燃气机压缩吸收复合热泵供热装置在串联模式时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所示,在室外空气温度高于0℃时,本实用新型串并联切换的燃气机压缩吸收复合热泵供热装置为并联模式,此时,第一阀门18、第四阀门21开启,第二阀门19、第三阀门20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29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微型接口件保护套
- 下一篇:USB插头和数据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