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家用智能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1155.0 | 申请日: | 2016-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1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锐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5B19/042;G01D21/02;G08B19/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61221 | 代理人: | 张婕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家用 智能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家用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家庭智能设备数量和品类的爆炸性增长,使得设备间的连接和协同成为用户真实且迫切的需求。智慧生活的架构正在向连接和协同的方向前进,随之出现了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之下物联化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
但是一般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都是安装在固定的位置进行监控,监控范围存在死角,无法做到全方位实时监控,所以智能机器人随之产生,智能机器人也是智能家居的一种产物,它能够代替人从事很多工作,可以使人们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也可以对家中实施监控,确保家中的安全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监控范围小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家用智能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车体和个人终端,其中,所述车体包括车厢、安装于所述车厢上的驱动电机和无线收发装置、竖直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上的旋转杆、安装于所述旋转杆顶端的监控摄像头和中部的喷头,所述旋转杆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旋转;所述车厢内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中央 处理器连接的电源模块、传感器单元、喷雾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喷雾控制模块与所述喷头电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无线收发装置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无线收发装置与所述个人终端通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由所述电机驱动模块驱动行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个人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机器人通过无线收发装置与个人终端进行通信,通过监控摄像头使用户能够随时查看家中情况,并且通过传感器单元实时监测家中的空气质量;机器人上安装有喷雾喷头,通过电机驱动模块驱动机器人行走和驱动电机驱动旋转杆带动喷头转动,不仅提高了喷雾的范围,还提高了喷雾的均匀度;机器人行走机构为万向轮,万向轮在行走过程中便于转弯,避免在转弯过程中,由于不平衡导致翻车的情况发生。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家用智能机器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家用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万向轮;2、车厢;3、驱动电机;4、旋转杆;5、监控摄像头;6、喷头;7、无线收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家用智能机器人结构示意图,包括行走机构、车体和个人终端,其中,所述车体包括车厢2、安装于所述车厢2上的驱动电机3和无线收发装置7、竖直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3上的旋转杆4、安装于所述旋转杆4顶端的监控摄像头5和中部的喷头6,所述旋转杆4由所述驱动电机3驱动旋转。
所述车厢2内设有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家用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机构示意图,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中央 处理器连接的电源模块、传感器单元、喷雾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喷雾控制模块与所述喷头6电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与所述驱动电机3电连接,所述无线收发装置7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无线收发装置7与所述个人终端通信,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万向轮1,所述万向轮1由所述电机驱动模块驱动行走,所述个人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锐,未经李文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11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井式一体化智能控制与通讯装置
- 下一篇:智能小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