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标本取出袋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0328.7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9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克华;吴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健瑞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4 | 分类号: | A61B10/04;A61B17/5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3001 江苏省常州市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本 取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或腹腔镜手术中的标本取出袋。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术治疗向着微创化发展,微创技术的发展给手术患者带来了福音,越来越多类型的手术可在胸或腹腔镜下完成,而在胸或腹腔镜手术中如何将切除的标本安全顺利的从患者体内取出而不造成胸或腹腔及切口的污染是手术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此问题,传统的做法之一是利用无菌手套或灭菌生理盐水袋进行适当的裁剪和调整后做成袋子,在手术过程中,将袋子从人体切口放入胸或腹腔,在腔内用多把钳子反复钳夹牵扯袋子的袋口边沿将袋口撑开才可将切除的标本装入袋子,程序繁琐,耗时久,医者操作不便,甚至耽误抢救患者的宝贵时机,还可能因术中操作不当导致肿瘤细胞脱落并残留。传统的做法之二是自制简易的标本取出袋,如利用无菌手套或灭菌生理盐水袋进行适当的裁剪和调整后做成袋状,并将袋口与钳子的两个开合端绑扎在一起,在使用时,操作上述钳子将袋口撑开或闭合,操作相对简单,但自制过程颇为费时费力,且成品粗糙,具有安全隐患,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本取出袋,其操作简单、高效且方便实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本取出袋,包括标本袋本体,所述标本袋本体的袋口设置有穿线孔,标本取出袋还包括穿入所述穿线孔的弹性穿线,所述弹性穿线穿过所述穿线孔在所述袋口穿入两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本袋本体构造为U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本袋本体的U型外缘具有高频热烫形成的焊接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焊接区域的接缝宽度为3mm±0.2 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本袋本体构造为尼龙纺贴合聚氨酯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尼龙纺贴合聚氨酯薄膜的布料纹理与所述标本袋本体的袋口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尼龙纺贴合聚氨酯薄膜单层厚度为0.1mm±0.0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尼龙纺贴合聚氨酯薄膜的布料纹理为方格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穿线构造为硬质尼龙绳。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本袋本体为双层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标本取出袋操作简单,高效且方便实用,更可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标本取出袋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标本取出袋穿入穿线后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到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标本取出袋包括标本袋本体10 和穿线20,袋本体10大致为U型,袋本体10的边缘通过高频热烫进行焊接,形成U型焊接区域14,U型焊接区域的一侧为切边,即焊接区域到切边为止,切边到袋口的一段为折痕13,袋本体10的袋口11设置有穿线孔12,穿线20从穿线孔12穿入并且沿着袋口11穿行两圈。袋本体10为尼龙纺贴合聚氨酯薄膜,穿线20为硬质尼龙绳。其中,尼龙纺贴合聚氨酯薄膜单层厚度为0.1mm±0.02;焊接区域14的焊接缝宽度为3mm±0.2。另外,尼龙纺贴合聚氨酯薄膜的布料纹理必须与袋口11平行,肉眼看不出明显倾斜。优选的,尼龙纺贴合聚氨酯薄膜的布料纹理为方格状。
另外袋本体10无渗漏,将取出袋的袋口11收紧与空气压力测试器接口连接后,并结扎牢固,对袋内施加4 kPa空气压力,袋体完全浸入水中,袋体焊缝处和袋体布料本身无渗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健瑞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健瑞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0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