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岩心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7664.6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8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崔洁;姚睿;樊佐春;张鲁庭;毕英爽;佟天宇;董凤龙;王楠;孙安培;张晓露;田梅;马成龙;董文波;胡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14 | 分类号: | B65D25/14;B65D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心 收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岩心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各个阶段,包括从勘探阶段时优选有利勘探目的层、认识储层,到开发方式转换阶段中认清热采储层变化规律、检查油气田的开发效果等,岩心都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在获取岩心时,首先运用取心技术和特殊的取心工具,在钻进到一定长度之后,将岩石和钻具一同从地下提升至地面;随后,从岩心筒内取出连同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内衬管的岩心,先对其进行总长度的测量,再将其按照顺序切割成长30厘米(cm)左右的小段,扣好岩心帽,按岩心出筒次序编上号码,放入专用冰柜进行冷冻,从现场运回实验室。
运回实验室之后,需要对30cm长的小段岩心沿平行圆柱中心线按照1:2的比例进行剖心,其中三分之二部分的岩心用来获取岩心样品以便于做各项化验分析,钻样之后放入岩心盒;三分之一部分装进岩心盒之后,用于岩心观察描述和岩心照片采集,最后再一同送往岩心库长期保存。
目前,国内各个油田常用的岩心盒都是长方体式岩心盒,一般的岩心盒中需要存放3至4段岩心。在搬运或运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震动不稳的现象,特别是发生轴向窜动,岩心与岩心之间以及岩心与岩心盒之间发生撞击,造成岩心的破损。当岩心由于搬运和运输过程中破损后,其内部结构被破坏,导致原始特性无法被有效保留,大大降低岩心的研究价值,为后续的岩心观察以及相关研究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收纳岩心的岩心收纳装置,能够在岩心在搬运和运输过程中,较好的保护岩心,尽量减少其发生轴向窜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岩心收纳装置,能够较佳地保护岩心,尽量减少其发生轴向窜动,使其最大限定的保留原始特性,从而有利于后续的岩心观察以及相关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岩心收纳装置,包括:沿着第一方向纵长延伸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底壁和围设在所述底壁上的侧壁;其中,所述侧壁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本体的底壁形成有至少一个半圆弧形,所述半圆弧形的半径与待收纳的岩心内衬筒的半径相等;在所述本体的底壁上,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能增大所述本体的底壁摩擦系数的限位部,相邻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为间隔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为在所述本体的底壁上形成的波纹,所述波纹的表面呈半圆形,所述间隔部的表面呈半圆形,所述波纹的半径小于所述间隔部的半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的个数为所述岩心收纳装置能够收纳岩心的最大个数的2倍。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等分点的连线上,相应的,所述本体的底壁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多个圆弧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的个数为一个,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二等分点的连线上,所述本体的底壁的圆弧个数为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隔板相切。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相应的,所述第一侧壁、第三侧壁、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与所述底壁围设成一个具有顶部开口的长方形壳体。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的长度为1070毫米,所述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的长度为255毫米,所述岩心收纳装置的高度为150毫米,所述间隔部的宽度为25毫米。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的个数为6个。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扶持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扶持部设置在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通过在所述岩心收纳装置的底壁设置为半圆弧形,所述半圆弧形的半径与待收纳的岩心内衬筒的半径相等,并且在该底壁上设置限位部用于增加所述底壁的摩擦系数,当包裹有岩心的岩心内衬筒放置在该岩心收纳装置内后,通过所述底壁对所述岩心内衬筒进行包裹式的周向定位,同时通过所述底壁的限位部对所述岩心内衬筒进行轴向定位,从而尽量减少其发生轴向窜动,能够较佳地保护岩心,使其最大限定的保留原始特性,从而有利于后续的岩心观察以及相关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76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