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腕带式人员管理用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6845.7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1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良骥;阳小苏;晏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纬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腕带式 人员 管理 用电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腕带式人员管理用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发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用于战机的敌我身份的识别。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传播实现无接触式的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标的技术。现阶段RFID产品根据工作频段可划分为:LF、HF、VHF、UHF(Ultra High Frequency,超高频)以及微波频段,UHF频段RFID技术具有识别距离远、传送数据快、可靠性强和寿命高等特点,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各大企业的青睐;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
人员管理是RFID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可用于学校、酒店、公共交通、运动场馆等各个场合。人员管理用RFID技术为提高公众场合安全保障等级,深化服务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现有的人员管理用电子标签具有以下缺陷:
1)组网应用复杂,集成程度不高且尺寸偏大应用场合受限;
2)佩戴不方便,不美观;
3)作用距离近,一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腕带式人员管理用电子标签,能大大提升人员标签的读写距离和批量一致性,对提高UHF RFID人员管理系统的灵敏度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腕带式人员管理用电子标签,包括金属标签、位于金属标签上方的面壳、位于金属标签下面的金属底板、位于金属底板下面的底壳以及柔性腕带,所述金属标签用胶粘于金属底板上,金属标签与金属底板置于面壳和底壳所围成的腔体中,所述面壳和底壳焊接在一起或卡扣在一起,面壳、金属标签、金属底板、底壳的组合体通过过盈配合嵌在柔性腕带中。
优选地,所述金属标签采用陶瓷基板、FR4基板、罗杰斯基板。
优选地,所述金属标签的尺寸是23mm×9mm×3mm,且长边取向为与柔性腕带环所在圆的切线方向上。
优选地,所述金属标签上的天线采用银浆微带形式,金属标签上的芯片采用Impinj的R6芯片或Alien的H3芯片。
优选地,所述金属标签通过3M胶粘贴在金属底板上,金属底板通过3M胶粘贴在底壳上,金属底板为采用铁、铝或铜制成的金属底板。
优选地,所述金属底板为采用洋白铜制成的金属底板。
优选地,所述面壳和底壳为采用塑料制成的壳体,并采用超声波焊接在一起,面壳和底壳形成的组合体为上窄下宽的楔形结构,四周往内收缩形成一个轱辘槽。
优选地,面壳和底壳所形成的上窄下宽的楔形结构的侧面四周做成纹路状。
优选地,所述柔性腕带为采用硅胶制成的腕带,所述柔性腕带上设置有细斜纹。
优选地,所述腕带式人员管理用电子标签宽度小于15mm,最大厚度为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腕带式人员管理用电子标签,采用腕带式佩戴方式,陶瓷标签尺寸小,且取向沿腕带所在圆的切向方向,减少了腕带标签的轴向尺寸,使得整个标签尺寸小,美观时尚且方便佩戴;
本实用新型的腕带式人员管理用电子标签采用陶瓷金属标签的巧妙结构,规避了UHF电子标签在靠近人体时性能急剧下降这一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腕带式人员管理用电子标签陶瓷金属标签同金属底板一起屏蔽了人体对电子标签性能的影响,能大大提升人员标签的读写距离和批量一致性,对提高UHF RFID人员管理系统的灵敏度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腕带式人员管理用电子标签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面壳 2、金属标签3、金属底板
4、底壳 5、柔性腕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纬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纬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6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犬管办用含无源RFID芯片的犬只身份牌
- 下一篇:一种散热片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