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专用器械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6512.4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0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凤兰;陈楠;陈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凤兰 |
主分类号: | A61B50/30 | 分类号: | A61B50/3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2204 | 代理人: | 栾淑华 |
地址: | 136000 吉林省四***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切开 术后 护理 专用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护理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护理使用的专用护理器械。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是解除病人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通畅的抢救病人生命的急救手术,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吸痰管、生理盐水、纱布、手套等护理用品,对其操作要求必须轻柔、敏捷、无菌,以保证病人呼吸通畅,避免伤口及肺部感染,或是控制感染为目的。但在目前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一般是把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器械用一个护理托盘放在移动治疗车上,托盘内装有气管切开护理用品,该种方式所存在的弊端是:用品准备时间长、位置不固定,摆放不规范,易遗漏。在操作中容易错乱,使用中易碰翻,不便于操作,物品接触空间大,容易污染,并且气管切开术后护理需要3个月时间治疗车占用空间,在消毒处理方面延长护士工作时间,导致其护理过程繁琐,浪费时间,已不能满足目前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实际工作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专用器械盒,它可在气管切开护理中使操作具有准确性、安全性、省时、省力且避免污染,其操作有条不紊,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使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得到弥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它包括盒体,主要是通过在盒体内设由纵向隔板及在纵向隔板一侧分布的多个横向隔板组成的分隔式芯体,并在盒体外部一侧靠近盒体上边沿设对称的挂耳,而在挂耳外侧靠近盒体的底部分别固定的挂钩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与积极效果:
1、将传统分散式取放物品的方式改为集中固定摆放的规范方式,不仅减少了物品的准备时间,避免了物品的碰撞,以及发生错乱或遗漏的现象。使操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物品摆放在盒体内,无菌布覆盖不易污染。
3、整体经挂耳悬挂在床头上,取放简单、方便、节省空间。
4、盒体的各个空间护理物品标识清楚,分类详细,方便取用,避免操作失误,同时可利用挂钩悬挂医疗、生活垃圾袋,从而避免垃圾混放的问题发生。
5、独特设计既简单、轻便、实用又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经临床实验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专用器械盒,是在护理临床实践中发明的一种新型专用器械盒。它是在盒体1内设置由一个纵向隔板和在纵向隔板的一侧分布的四个横向隔板组成的分隔式芯体2,该分隔式芯体2将盒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六个区域。其中由纵向隔板与盒体之间形成长条形区域是一次性吸痰管槽位,而由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盒体之间形成的另外五个区域分别为洗手液、生理盐水、盐水纱布、一次性无菌碗、一次性医用手套放置区位。在盒体1的外部一侧靠近盒体1的上边沿处设有对称的两挂耳3,而在挂耳3外侧靠近盒体1的底部还分别固定了两挂钩4。各区域贴有相应的标签提示。
使用前,对盒体1和分隔式芯体2消毒,盒体1内无菌布进行衬垫,将分隔式芯体2置于盒体1。再将物品按所贴标签对号入座放入,然后在其顶部罩一无菌布。使用时,通过两挂耳3将本实用新型挂在患者床尾上部,本实用新型方便对气管切开护理备品进行集中管理,便于清理、消毒与使用,节省摆放空间与护理时间,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是气管切开护理工作的得力助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凤兰,未经高凤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65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