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5077.3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8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思悯;俞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伊美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子 荧光 光度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度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子荧光光度计。
背景技术
原子荧光光度计是利用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将样品溶液中的待分析元素还原为挥发性共价气态氢化物(或原子蒸汽),然后借助载气将其导入原子化器,在氩一氢火焰中原子化而形成基态原子。基态原子吸收光源的能量而变成激发态,激发态原子在去活化过程中将吸收的能量以荧光的形式释放出来,此荧光信号的强弱与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成线性关系,因此通过测量荧光强度就可以确定样品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其中,在检测时,除了要将样品与还原剂混合外,在此之前还需要先使用配好浓度的对比样与还原剂混合先进行检测,依次为基准与样品检测出的结果进行对比,进而推测出元素的含量。而在输液时,对比样和还原剂的含量是确定的,这两者的输液速度可以固定,但样品与还原剂间的输液速度是不能确定的,这使得必须对样品或还原剂的输液速度进行调节,故这三种溶液的输送即需要三个动力源,加之还有废液产生,废液也需要从气液分离室中输送出去,故现有的光度计大都采用了四个动力源进行分别输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子荧光光度计,其在于降低动力源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原子荧光光度计,包括机架、样品架、还原剂瓶、对比样槽、废液瓶、混合室和气液分离室,所述样品架、还原剂瓶和对比样槽与混合室间分别通过三根软管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室与废液瓶间连接有软管,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两输液装置,所述输液装置均包括转动件、两保持件和两限位件,所述保持件转动连接于机架上、且在所述限位件的限位作用下与转动件之间形成有两可供软管卡入的圆弧形缝隙,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若干截断件,所述截断件挤压软管截断软管内溶液并输送截断溶液;四根所述软管依次设于四个圆弧形缝隙中,且所述样品槽和废液瓶与混合室连接的软管设于同一输液装置上。
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时一两个软管位一组安装到同一输液装置上的两圆弧形缝隙中,且以与样品槽和废液瓶连接的两软管为一组,与还原剂瓶和对比样槽连接的两软管为一组,在使用时,如果需要先使用还原剂和对比样剂混合检测对比值时,先按照1:1的浓度预配好对比样装入对比样槽中,启动输液装置,通过1:1的速度同时向混合室中输液进行混合,然后输入到气液分离室中进行气、液分离,将分离出的气体进行检测;在需要检测样品时,控制限位件解除对保持件的限位,然后转到保持件使得与对比样槽连接的软管与转动件分离,此时再同时启动两输液装置,将样品溶液和还原剂同时通入到混合室中混合后通入气液分离室进行气液分离,在分离出废液的同时,在输液装置的作用下通过软管输送到废液瓶中。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转动件固定于一电机的转轴上,所述转动件还包括两呈圆形的挡板,所述截断件呈辊状并绕电机的转轴均匀固定于两挡板之间,所述保持件上设置有一转动件配合的半圆形缺口。
采用上述结构,多个截断件连接在两挡板间,即可在两截断件之间形成间隔,通过这个间隔在转入到半圆形缺口时即可形成输液腔,实现再转动件转动过程中带动软管内溶液的输送。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保持件设置有半圆形缺口的一端设置有管道卡槽。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管道卡槽对软管进行限定,避免在使用时软管沿电机的转轴轴向发生偏移,甚至脱出导致无法实现溶液输送。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卡槽的两端开口处设置有两用于限位软管的防滑扣。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两个防滑扣来卡住软管,避免在转动件转动并压住软管截断水流并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带动软管向前传输,从而影响了溶液输送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防滑扣呈C型。
采用上述结构,C型的防滑扣可以拆卸下来,实现重复使用且方便将软管卡入到防滑扣中。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限位件包括壳体和顶针,所述顶针贯穿壳体并螺纹连接于壳体上,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于机架上。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螺纹连接在壳体上的顶针来调节顶针伸出的长度,从而使得在需要转动保持件的时候调短,在需要压住保持件的到时候调长将保持件顶住在顶针和转动件之间。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保持件的背面设置有插口与顶针配合。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插口的设置使得顶针可以插入到插口中,保证顶住后保持件的稳定性,避免在转动件转动过程中顶针发生倾斜,使得保持件的限定被解除而无法实现对软管内液体的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伊美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伊美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50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双端口静态存储器的写辅助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电力仪表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