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火力发电的烟气脱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44309.3 | 申请日: | 2016-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0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龙;赵东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中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0;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70 | 代理人: | 刘晔 |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火力发电 烟气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设备,具体是一种用于火力发电的烟气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脱硫,是指将煤中的硫元素用钙基等方法固定成为固体防止燃烧时生成SO2。目前脱硫方法一般有燃烧前、燃烧中、燃烧后脱硫等三类。
烟气脱硫指从烟道气或其他工业废气中除去硫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的过程。按脱硫剂的种类划分,可分为以石灰石为基础的钙法、以氧化镁为基础的镁法、以亚硫酸钠为基础的钠法、以氨气为基础的氨法及以有机碱为基础的有机碱法。按照吸收剂及脱硫产物在脱硫过程中的干湿状态,脱硫技术主要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半湿)法。其中,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以含有吸收剂的溶液或浆液在湿状态下脱硫和处理脱硫产物,该法具有脱硫反应速度快、设备简单、脱硫效率高等优点,是较常用的脱硫方法。
然而,现有的脱硫装置多利用立式脱硫筒的爬升高度完成脱硫作业,这类脱硫装置由于其本身高度较高,人工清灰非常不方便,检修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同时脱硫剂利用率低,脱硫效率亦较低。为此中国专利(授权公告:CN204017654U)公开了一种卧式多级脱硫装置,虽说该幢只能进行脱硫,但该装置对脱硫使用的消石灰乳仅进行一次使用,原料利用率较低,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用于火力发电的烟气脱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火力发电的烟气脱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火力发电的烟气脱硫装置,包括第一脱硫塔,所述第一脱硫塔底部右侧连接有第一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右侧连接有第二脱硫塔,所述第二脱硫塔右侧设置有第三脱硫塔,第二脱硫塔与第三脱硫塔上方相连通,第三脱硫塔右侧下方连接有第二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二旋风分离器右侧链接有纵连管,纵连管下方连接有横连管,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与第二旋风分离器下侧均与横连管相连通,横连管左端固定连接有过滤块,第一脱硫塔、第二脱硫塔与第三脱硫塔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旋转喷雾轮;所述纵连管右侧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顶部固定焊接有电机座,电机座上方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穿过壳体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搅拌叶片,所述壳体左侧连接有水泵,水泵右侧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位于壳体内部,水泵出水端与旋转喷雾轮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脱硫塔左上方连接有烟气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脱硫塔、第三脱硫塔与壳体下方连接有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右侧开设有进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由于采用三级脱硫因此装置的总高度较低,便于维修,此外装置内部的未完全反应的消石灰乳在经过旋风分离器时被送进横连管,然后烟气会再次反应,使得反应更加充分,原料利用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火力发电的烟气脱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脱硫塔、2-第一旋风分离器、3-第二脱硫塔、4-第三脱硫塔、5-第二旋风分离器、6-纵连管、7-横连管、8-过滤块、9-支架、10-烟气入口、11-壳体、12-电机座、13-电机、14-水泵、15-进料口、16-进水管、17-搅拌轴、18-搅拌叶片、19-旋转喷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用于火力发电的烟气脱硫装置,包括第一脱硫塔1,所述第一脱硫塔1底部右侧连接有第一旋风分离器2,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2右侧连接有第二脱硫塔3,所述第二脱硫塔3右侧设置有第三脱硫塔4,第二脱硫塔3与第三脱硫塔4上方相连通,第三脱硫塔4右侧下方连接有第二旋风分离器5,所述第二旋风分离器5右侧链接有纵连管6,纵连管6下方连接有横连管7,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2与第二旋风分离器5下侧均与横连管7相连通,横连管7左端固定连接有过滤块8,第一脱硫塔1、第二脱硫塔3与第三脱硫塔4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旋转喷雾轮19;
所述纵连管6右侧固定连接有壳体11,壳体11顶部固定焊接有电机座12,电机座12上方连接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输出端穿过壳体11连接有搅拌轴17,搅拌轴17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搅拌叶片18,所述壳体11左侧连接有水泵14,水泵14右侧连接有进水管16,进水管16位于壳体11内部,水泵14出水端与旋转喷雾轮19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中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市中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43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