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灶台告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43326.5 | 申请日: | 2016-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0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松 |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04 | 代理人: | 陈炳萍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灶台 告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灶台告警系统。
背景技术
厨房是家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安全性至关重要。许多人在厨房烹饪食物时,常常会趁间隙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或者在做好饭后忙着吃饭忘记关火,使得在烹饪过程中离开灶台,或灶台不在视线范围内,导致危险的发生;还有一些家庭在装修时存在用铝芯线代替铜芯线、电线不穿管、电闸不设背后盖的情况,而此类设施在水气、油烟和烟气的长期腐蚀下,绝缘层老化变质极快,很容易发生漏电、短路、老化起火,也是厨房安全中常见的重要隐患;在正常情况下,燃气灶使用6年就应该全部更新,因为燃气灶的使用过程中进气阀、脉冲阀和点火旋钮等部件难免会出现损坏,如果出现生锈、变形,如果变形或者出现管道破损等情况,有可能引起漏气,产生危险;另外,由于长期做饭产生的油烟积累到灶台上,形成油垢,一旦遇到高温或明火,油垢很容易燃烧,造成危险。
目前厨房内的安全系统往往仅设置有烟感,但烹饪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烟,会造成误报的情况,对于燃气泄漏也不能够准确的探测,往往是当火灾发生时才会探测到危险,如此同样会造成不良后果;其次,由于燃气泄漏而导致危险时,燃气的泄漏会进一步导致火势的扩大;厨房内的电源产生的电火花,同样可能导致二次火灾,造成不良后果;且目前厨房内的安全系统发出警报后,如果发生危险时家中没人,则不能及时发现报警器的报警信息,也不能够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同样会造成不良后果。
目前亟需一种能及时发现灶台温度过高情况,将火灾防患于未然,并能够自动阻断燃气与电源,同时能够及时告警,避免造成危险和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灶台告警系统,不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还能够对灶台系统进行实事监测与调控,在高温情况时及时告警提醒用户,并能够自动阻断燃气源与电源。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灶台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燃气泄漏探测器、中央处理器、客户端、电磁阀、电源总闸和告警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燃气泄漏探测器、所述客户端、所述电磁阀、所述电源总闸和所述告警装置;所述电磁阀安装于灶台燃气总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燃气泄漏探测器均安装在距离燃气灶的有效感应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型号为Raspberry Pi Model 3B。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客户端连接方式为WIFI无线通信协议、2G网络通信协议、3G网络通信协议、4G网络通信协议、局域网通信协议、红外通信协议或蓝牙通讯协议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客户端为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采用2w系列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告警装置包括发光模块和蜂鸣模块;所述发光模块和所述蜂鸣模块均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灶台告警系统,中央处理器将信息及时的发现灶台异常情况,并将信息发送至远端客户端,使家中无人的情况下也能够及时掌握家中灶台管道的安全状况,达到更好的监控效果,使用户能够及时处理和维修;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灶台告警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种状态,当烹饪过程中发生干烧、爆燃等高温情况时,温度传感器接收到感应信号;当燃气泄漏时,燃气探测器接收到感应信号;上述两种状态均可通过对燃气管道和电源总闸的控制,防止危险的持续发生,有效防止燃气泄露造成的危害。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灶台告警系统,Raspberry Pi Model 3B型中央处理器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更精准的对灶台安全进行监测,及时对灶台的危险情况进行告警和紧急自动切断,大幅度提高灶台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松,未经杨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33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