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2510.8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0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江昊沛;谢文;李万善;张朝蓉;何战柱;毛世强;王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3/10 | 分类号: | F28C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71931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物料 冷却 工业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内常常需要对固体物料,尤其是小颗粒状的物料或固体粉料进行冷却操作,例如煤热解后形成的高温提质煤冷却、高温兰炭的熄焦、煅烧焦的冷却、高温活性炭的冷却以及尿素或复合肥在生产中的冷却等。由于固体物料的冷却存在着物料流动性差、传热系数低等特点,国内固体物料的冷却技术发展始终进展缓慢,目前常用的固体物料冷却方式仍然是与水直接接触的冷却法,如兰炭生产中的水捞焦,与空气直接接触的自然冷却法,或间接换热的冷渣机冷却等,这些冷却方法大多存在着污染环境、换热效率低、能耗高和热量无法回收等弊端。
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697371A中公开的一种大型箱式高温物料换热器,属于高温固体物料冷却设备领域,其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水冷箱盖、换热箱和收口型料斗,水冷箱盖的箱壁设有水冷夹套,换热箱和收口型料斗的箱壁设有端部水腔和/或侧面水腔,水冷箱盖、换热箱和收口型料斗的腔内均设有多条换热管道;所述的水冷箱盖上部开设进料口,水冷箱盖内设有可输送并冷却物料的水冷螺旋布料器;所述的收口型料斗多组并排设置,收口型料斗底部出口安装叶轮卸料阀。上述换热器的工作过程为,物料从进料口进入水冷箱盖,经水冷螺旋布料器的布料,使物料均匀分布在换热箱内,物料同时与水冷箱盖的水冷夹套内的水合水冷螺旋体内的水进行换热而降温,物料经过箱盖进水管和进水母管的区域,与箱盖进水管和进水母管的水进行换热继续降温,当物料进入换热箱内后,与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端部水腔和侧面水箱内的水进行换热降温,最后物料进入收口型料斗内后,与第二换热管和侧面水箱内的水进行换热,进一步降温,降温后的物料经过叶轮卸料阀排出。虽然上述换热器具有物料冷却量大、能耗低、换热部件磨损较少和使用寿命长的优势。但是在上述方案中,其采用多条换热管对物料进行冷却,但是换热管与固体物料接触的面积有限,换热效率比较低,其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处理的物料量有限,生产能力低,能耗高,而且当其中一个收口型料斗出现问题时,必须使整个冷却器停工才能检修,不易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换热设备换热效率低,物料处理量有限,生产能力低,能耗高和不易检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物料处理量大、能耗低和易检修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包括料仓,所述料仓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输送器,所述壳体上部设有第一进料口,下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出料口;
冷却器,包括若干个所述冷却器竖直设置在所述料仓下方,所述冷却器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
物料输送装置,位于所述冷却器的下方,用于输送所述冷却器中排出的物料。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冷却器包括:
冷却器本体,所述冷却器本体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布料器,所述布料器设置在所述冷却器本体内部,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换热板,至少两个所述换热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冷却器本体内部,位于所述布料器的下方,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的四周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四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存在空腔,所述换热板上设有冷却介质进口管和冷却介质出口管,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和冷却介质出口管分别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和冷却介质出口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冷却介质进管和冷却介质出管连接。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输送器为刮板输送机。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物料输送装置为皮带机。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第二进料口内设有进料阀门。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第一面板的板面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板面点连接。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在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板面上每间隔100mm~300mm的距离对所述第一面板的板面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板面进行点焊。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厚度分别为0.5mm~2mm。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最大间距d为4mm~10mm。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换热板并排放置,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设置在所述换热板的板面的下部,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设置在所述换热板的板面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25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