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2458.6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2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周秀峰;严文菲;孔庆群;姚启宗;谢泽财;王世友;王中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蓝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38 | 分类号: | B01D17/038;B01D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44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水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离心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水分离机从用途上可以分为工业油水分离设备、商用油水分离设备和家庭油水分离设备三种,从分离原理有膜过滤油水分离设备、比重沉淀油水分离设备和药理作用油水分离设备,油水分离就是将油和水分离开来的仪器,原理主要是根据水和燃油的密度差,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去除杂质和水份的分离器,目前市面上的油水分离设备分离的效果不好,油内水分的含量稍高,而且分离效率慢,为此,提出一种离心油水分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油水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心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顶部安装有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内腔底部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转动安装,所述传动轴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顶部安装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中部固定安装有贯穿下壳体顶部和上壳体底部的转动轴,所述下壳体顶部依次安装有开始按钮和停止按钮,所述上壳体内腔中部安装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底部固定安装在转动轴顶部上,所述螺旋管顶部安装有贯穿上壳体顶部的进液管,所述螺旋管侧壁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旋管四周安装有第一吸油棉层,所述第一吸油棉层两外侧安装有第二吸油棉层,所述上壳体左端安装有出水管,所述上壳体内腔安装有贯穿上壳体底部、下壳体顶部和下壳体左侧壁的L型出油管,且L型出油管位于螺旋管底部,所述电机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开始按钮通过电导体与电机电连接,所述停止按钮通过电导体与电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底部四角处安装有支脚。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顶部设为料斗状。
优选的,所述螺旋管由两个螺旋的管道一体成型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离心油水分离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通过下壳体、上壳体、电机、联轴器、传动轴、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转动轴、螺旋管、第一吸油棉层、第二吸油棉层结构的配合工作,在离心力和双层吸油棉的作用下,充分分离油和水,并且分离效率大大提高,解决了普通油水分离设备分离后的油中水分含量较高和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壳体,2、上壳体,3、电机座,4、电机,5、联轴器,6、传动轴,7、主动锥齿轮,8、从动锥齿轮,9、转动轴,10、开始按钮,11、停止按钮,12、螺旋管,13、进液管,14、通孔,15、第一吸油棉层,16、第二吸油棉层,17、出水管,18、L型出油管,19、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蓝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蓝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2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