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0273.1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1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勇;胡胜文;滕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映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4084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管。
背景技术
电缆外部一般设置有套管,以保证电缆不会受到损伤。
现有的电缆外部的套管一般为绝缘管,通常选择聚氯乙烯材料的绝缘管。聚氯乙烯管有“自熄性、难燃性”,其阻燃特性能满足电工套管的使用条件。但是聚氯乙烯管的耐热性、韧性、延展性较差,容易折断、碎裂,在低温环境下更容易受到损坏。在工程施工时遭踩踏或碾压后容易塌陷变形甚至堵塞,无法正常穿线使用,给电缆的安全使用留下了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管,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缆外部的电工套管,在工程施工时遭踩踏或碾压后容易塌陷变形甚至堵塞,无法正常穿线使用,给电缆的安全使用留下了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管,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阻燃绝缘层、第一粘结层和金属层;所述第一粘结层将所述第一阻燃绝缘层和金属层粘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燃绝缘层的材料为聚氯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结层的材料为粘结树脂或热固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结层与金属层之间设置有弹性层。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为钢材。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层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与金属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粘结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燃绝缘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阻燃绝缘层;所述第二阻燃绝缘层与第一阻燃绝缘层之间设置有第三粘结层。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端的内径;所述复合管第一端的内径与所述第二端的外径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所述第一阻燃绝缘层伸出所述金属层;所述第二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阻燃绝缘层的外径,且所述第一端的内径与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一阻燃绝缘层的外径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层的外侧涂有防腐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管,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阻燃绝缘层、第一粘结层和金属层;所述第一粘结层将所述第一阻燃绝缘层和金属层粘结。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管,电缆可以设置在复合管中第一阻燃绝缘层的内部,第一阻燃绝缘层可以起到阻燃作用。复合管的外层金属层的环应力和抗拉强度较大,有利于保护复合管内的第一阻燃绝缘层不受到损坏。第一粘结层将第一阻燃绝缘层、金属层紧密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管,由于金属层保护内层的第一阻燃绝缘层不受到损坏,同时内层绝缘层确保电缆周围的绝缘阻燃环境,从而缓解了现有的电缆线因表皮老化或破损而漏电带来的安全隐患;或现有的电缆套管,在工程施工时遭踩踏或碾压后容易塌陷变形甚至堵塞,无法正常穿线使用,给电缆的安全使用留下了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管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管的截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管的外部设置有绝缘层的截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管的内部设置有绝缘层的截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管的第一种连接方式的截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管的第二种连接方式的截面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管中设置有弹性层的截面剖视图。
图标:10-第一阻燃绝缘层;20-第一粘结层;30-金属层;40-绝缘层;50-第二粘结层;60-第二阻燃绝缘层;70-第三粘结层;80-复合管第一端;90-复合管第二端;100-弹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映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映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0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