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床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9686.8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6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文强 |
主分类号: | B60N3/00 | 分类号: | B60N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王鸽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床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床。
背景技术
由于道路交通变得便捷,许多人都喜欢自驾车出游,并且伴随着人们出行的行驶距离越来越长,司机与乘客难免在驾驶的过程中感到疲倦,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车载床,供司机与乘客在旅途的过程中休息使用,不仅保证了司机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而且还让乘客在驾驶的过程中躺下休息,从而使得旅途更愉快轻松。
目前市场上的板式的车载床一般采用挂绳将车载座固定在前排座椅靠背与后排座椅之间,由于挂绳的强度有限,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挂绳承载过度而出现断裂的现象,十分不耐用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市场上还存在部分带有支架的车载床,但该部分车载床高度调节困难,不利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稳固、高度调节简单的车载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床,包括设于车辆前排座椅靠背与后排座椅靠背之间的车载床体,所述车载床体放置在后排座椅上,其前侧延伸至前排座椅靠背的后侧,所述车载床体前部底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可调节高低的支脚,所述支脚包括活动套接的内圆管和外圆管,所述外圆管套设在内圆管的外侧,所述内圆管内设有螺母,所述外圆管中部固定安装有向螺母方向延伸的螺杆,所述螺杆与螺母螺旋配合;所述内圆管与车载床体连接,旋转所述外圆管可调节内圆管和外圆管的套接长度,从而调节支架的高度;或者,所述外圆管与车载床体连接,旋转所述内圆管可调节内圆管和外圆管的套接长度,从而调节支架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床,其车载床体的前侧下方设有支架,该支架提高了车载床体的承载能力,从而使车载床使用更稳固、更安全,另外,支架的高度调节方式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快捷,有利于用户根据车辆的实际需求调节车载床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还包括与车载床体下侧连接的连接装置,所述支脚的上端与连接装置铰接,所述支脚可绕其与连接装置的铰接处转动;支脚可展开支撑于前排座椅靠背与后排座椅间的车辆地板上,或者,收纳于所述车载床体的下方。所述支架的设置方式,便于车载床的收纳、运输,具体的,所述支架设置在靠近车载床体的边缘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与车载床体连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有活动槽,所述支脚的上端设有与所述活动槽铰接的弧形部。所述支架上还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锁紧件和弹性复位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弧形部上并且与所述锁紧件相适配的扣位,所述扣位至少设有两个,其沿支脚转动的方向布置在弧形部上,所述弹性复位件使锁紧件向扣位一侧复位,所述锁紧件穿过固定架与扣位配合实现锁紧,触发所述锁紧件可使锁紧件脱离扣位实现解锁,所述连接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简便,锁紧机构可有效防止车载床使用时自行收纳的危险。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相邻两个支架的支脚之间连接有加固连杆,所述支架的设置方式可使车载床体更加稳固;具体的,支架的设置方式包括在车载床体前侧下方设置一排支脚,或者,在车载床体左右两侧的下方各设置支脚,支脚的数量根据车载床体的长度或宽度合理配置,支脚沿车载床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相对其固定端的端部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螺母的孔径,该设置方式防止外圆管脱离内圆管,具体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沿螺杆径向延伸的限位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床体可沿其长度方向折叠,具体的,所述车载床体可沿其长度方向折叠一次,其折叠的比例为1:1或4:6,折叠处将车载床体分隔成左右两部分,1:1的折叠方式有利于收纳,4:6的折叠方式可让车载床体折叠后有合理的位置允许一名小孩睡在车载床上的同时,也能供让一名用户坐在后排座椅上,使车载床更实用。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床体可沿其宽度方向折叠,具体的,所述车载床体可沿其宽度方向折叠两次,折叠处将车载床体分隔成第一床体、第二床体和第三床体,所述第一床体靠近前排座椅靠背,所述第三床体靠近后排座椅靠背,所述第二床体设于第一床体和第三床体之间,所述第一床体的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二床体和第三床体的宽度,例如,第一床体、第二床体和第三床体的宽度比例为3:1:1,该设置方式可根据不同的车型适当地折叠调节车载床体的宽度,提高车载床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床体位于其折叠处均设有拆卸结构,所述拆卸结构可将车载床体分拆成若干子床体,具体的,所述拆卸结构为拉链、系绳等,该设置方式可让车载床体更容易收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文强,未经徐文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96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